19、第十九章(6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久,曹节升官发财,压在了五侯宦官上头,拥有命令五侯做事的权力。
  尽管有了更高的地位,他依旧谦卑,认真做自己份内之事,也没有利用职权来报复仇人的想法,窦武更满意了。
  曹瞒指着曹节投影出来的白净面容,痛斥:“好一个不要脸的宦官,竟敢踩在我祖父旧脉上上位!”
  教导他的女修笑得花枝乱颤,手指轻点曹节虚影:“你且看好他是如何走到最高处的,这样的最佳教材,千载难逢!”
  女修比男修更加狠,也许是女人天性喜爱八卦,她将曹节的生平,心理状态,如何发展到如今的转变,等等所有都扒得一清二楚,在她的眼中,曹节早就像一只被拔光了毛的白斩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被摊开供曹瞒学习研究。
  诸侯国的世子们纷纷到了洛阳,其中最有望继承帝位的乃是一位名为刘鲦的皇亲重臣,他才华过人,在家乡有秉公办案的美名,封地任职期间官声极好,可谓是少年英才。
  其余诸侯国世子亦不弱,有的小小年纪就举孝廉,做官,有的拜名士为师。
  窦武为他们安排宦官、宫女伺候,又安排伴读,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了有希望能够登帝位的几位才子。唯有曹节,他选择了最惨的小可怜,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家里穷到揭不开锅的刘宏!
  窦武疑惑问曹节:“你很看好他?”
  曹节摇了摇头,轻声细语道:“奴婢有罪,只是看到这样小的孩子孤苦无依,联想自己入宫前的悲苦,心生恻隐之心。”
  窦武道:“这有什么罪,这是你的优点,与其他宦官相比,我最看好的便是你的良善。”
  对此,曹瞒指着窦武那张老脸义愤填膺地说道:“睁眼瞎啊!”
  女修笑得更大声了。
  曹节跪在地上,对窦武说道:“其他世子都有百官家中的子嗣做伴读,宏世子也不能少了伴读啊,这样才公平不是吗?”
  窦武摇头:“他年纪太小,本官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况且家里条件那么差,也没名师教,底子太差,做不了皇帝的。
  曹节又道:“恩师之孙已经十一岁了,比宏世子同龄。”
  窦武回味过来:“曹腾之孙?曹嵩之子?”
  他沉吟道:“不可,本官可不答应曹嵩官复原职,你们再说也没用,这事没的说。”
  曹节乖顺应了,安静退下,并未多加纠缠。
  不久,陈蕃与李膺相继找到窦武,意思很明显:您都把曹大长秋的儿子给贬官了,还打算将人家孙子给打压下去吗?想一想当年曹腾对您的恩德,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窦武转念一想,刘宏继承位置的希望本就不大,将曹嵩之子接进来做伴读也没啥。
  “行了,那便接他入宫吧!也算是回报当年曹腾的善举,让他孙子能有机会进学。”
  名师教导的机会少,伴读们能够跟随世子们学到朝中重臣们教导的知识,那是少有的机会。
  曹瞒目瞪口呆:“所以,我就这样被选为伴读了?陪一个十一岁的小屁孩学习?!”
  女修摇了摇头,反问曹瞒:“你相信曹节的眼光吗?”
  曹瞒对这位宦官的深刻了解,他坦诚道:“虽然他喜欢骗人,心狠手辣,口腹蜜剑,但是他的脑子很聪明,眼光的话……好吧我相信。”
  “他会选择一个毫无胜算的人来付出无用的劳动吗?”女修又问。
  曹瞒垂下了头,若有所思:“所以曹节以为,这位宏世子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富贵险中求,”女修大笑:“这可是个疯宦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