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最后一位上将军率部留守徐州,既是稳定后方腹心,也方便支援各处。
  吴俊瞅了陈雪陇一眼:“陈将军愿意出征邹县,为大军夺回城池?”
  “若是吴帅愿意下令,本将自当前往。”陈雪陇拱了拱手,笑呵呵地道。
  吴俊眼神微沉,他不仅不愿意下这个命令,而且对陈雪陇自称本将很是不满。
  陈雪陇作为禁军将领,当然是寒门出身,吴俊有世家子弟的天生优越感,向来自觉高寒门官将一等。
  这回东路大军又是以他为主,陈雪陇跟宁国节度使不过是副手,对方竟然敢在他面前自称本将,吴俊如何不恼?
  恼归恼,吴俊却不能发作。
  一方面对方是禁军上将,两人不是一个系统,对方不归他管,且官品不比他低;二来吴国是寒门的天下,吴氏仰人鼻息而已,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邹县是我建武军丢的,自当由我建武军去夺回。”吴俊拒绝了陈雪陇,打算亲自走一趟邹县。
  听吴俊这么说,陈雪陇没有多言,只在心中暗暗冷笑。
  吴国虽然有世家有寒门,却没有世家寒门之争,因为世家力量太小,在陈雪陇眼里,世家不过是明日黄花,注定要过时的存在罢了。
  再者,他是吴王最为倚重的禁军的上将,对上藩镇军岂会没有优越感?在他看来,藩镇军就算不是土鸡瓦狗,也比土鸡瓦狗好不了多少。
  吴俊轻易不肯让他出战立功,陈雪陇也不急,只要建武军再度兵败,他就不愁不能上场。届时只要击败晋军,取代吴俊的东路军主帅之位都不是不可能。
  吴俊最终没能兵发邹县一雪前耻。
  杨延广亲自下了令,让东路军各部踞城而守,以逸待劳,务必在沂、密二州站稳脚跟的同时,严防晋军袭击藤县、进入徐州地界。
  第七七三章 失望
  在范子清率部翻山越岭,从兖州进入沂州地界,吴俊、吴廷弼、陈雪陇赶往沂州和密州,东线战场正式进入大战状态时,以曹州为第一个争夺目标的西线,战争也进入了蓄势待发的阶段。
  对杨氏而言,西线战场与东线战场不同。
  东线战场他们只需要出动自家军队,进退完全不必依靠旁人配合,守战都是吴国将领自己做主。
  而在西线,杨氏不仅需要张京所部配合,更需要与魏氏大军联合行动,共同在滑州、曹州、宋州东北一带展开攻势。
  西线战端要么不开始,一旦开始,烽火很快便会烧遍数州之地。
  作为吴国侍卫亲军大将军,西线战事的吴军统帅,杨佳妮早早带人到了汴梁,与张京、魏氏族人日夜筹谋战事,协调各军行动,征伐民夫调运粮秣物资,加固地方城防。
  “秦军的脚程未免太慢了些,先锋至今都没有抵达河阳郑州,东线战事已经开打,晋军刚刚夺了邹县,我们这里不能拖延太久。”
  众人站在悬挂的军事舆图前,神色木然的杨佳妮没有语气波澜的说道。
  知道她的人清楚她脸上向来没有多少表情变化,不知道的人譬如说张京,就觉得眼前的吴国禁军大将军清冷高傲、目无余子,心中平生许多压力。
  “不是我们脚程太慢——我们的行军速度已经足够快,距离郑州业已没有几日路程——而是晋军动作太快。”
  魏无羡说话的时候,是真正的面无表情、语气冷硬,这是他作为大军统帅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威严总在举手投足间自然表露出来。
  张京看看魏无羡,只觉得心中压力更大,对方本就生得魁梧高大,站在那里犹如一座铁塔,一身杀伐之气令他不怒自威。
  昔日的燕平少年郎,早就过了而立之年,如今是真正的一方诸侯。
  夹在两位王极境后期的绝顶高手中间,张京纵然是王极境中期,想到自家部曲的力量无法与对方相比,不能不感到明显的自卑、局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