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是可以借“善举”之名出动,但这么多人带着近日来准备好的大量物资,不避大雨,有序在城外帮助难民,想要不引起各方怀疑,根本就不可能。
  一旦一品楼、长河船行的力量完全暴露,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后面很多事情会被影响,很多东西会被改变,让最后一刻提前来临。
  对大晋图谋徐州的大计来说,这次行动的后果可谓不同寻常。
  对此,赵宁当然知晓。
  作为主持全局的人,所有后果他都能想到。
  所以,他必须做出相应决定。
  赵宁的回答很快,只有三个字:
  “知道了。”
  就是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语气没有波澜,神色不起变化,就如在跟家里人闲话家常。
  而扈红练的反应也很简单。
  她没有疑惑,没有犹豫,转身用力一挥手,向身后的人下令:“依计行事!”
  跟在她身后的,都是一品楼、长河船行管事级的人物,得了命令纷纷散开,去各自的岗位,带着各自的人,去各自区域做事。
  扈红练明确提出此次行动会产生的后果,是作为赵宁心腹臂膀必须要做的,但实际上,她并不认为这是什么问题。
  赵宁的反应证实了这一点。
  在河北河东进行革新战争时,类似的选择他们做过许多次,无论赵宁还是扈红练,对此都说得上习以为常。
  虽说眼下是在徐州,没有朝廷大军在侧,可这并不是影响问题的选择,因为形势永远不是关键。
  关键就是,在大晋看来,在大晋一惯的行事准则中,国之大事未有重于百姓者,国之大计,亦不可能有比百姓性命更加重要的存在!
  人命大于天。
  纵然这是乱世,是被称为人命如草芥的乱世,在大晋心目中,在大晋的金科玉律里,人命依然大于天!
  这是原则,是底线,是国家信仰,是文明基石,绝不会在任何时候,因为任何理由而改变!
  凡大晋之人,在这个问题面前,绝不会后退半步,亦绝不会打半分折扣!
  跟在赵宁身后的雷闯,耳闻目睹了赵宁与扈红练的交流,抑制不住心中的触动,几度想要张嘴说些什么。
  为了一群徐州的难民,竟然可以承担贻误军国大计的后果?
  自古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身为独当一面的大人物,怎能为了敌境之中一群不相干的难民,让自己的远大图谋受到影响?
  雷闯一时无法理解赵宁。
  至少,在他看来,他认识的那些大人物们绝对不会做这样的选择。
  忽的,赵宁停下脚步,指着跟着他们抵达此地,眼下正处于茫然无措状态的千余难民,对雷闯道:
  “你带着我们路上收拢的盗匪,伐木劈树,再从我们的人那里领取相应物资,给他们搭几十座棚子,务必做到滴水不漏,足以遮风挡雨。
  “今日天黑前,必须把这件事做完,到了夜里,我不想看到任何一人再淋雨受冻!”
  雷闯张了张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