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半日后,村子中幸存的百姓,草草掩埋过亲人,带着简单的行礼,踏上了前往宋州的路途。他们不敢有任何停留,害怕武宁军大队人马赶来。
  妇人拉着小女孩走在赵宁身边,若不是挽着妇人发髻,赵宁大概不会把她当作已婚之人,委实是非常年轻。
  据她自己所言,她自幼丧父,年少丧母,家境贫寒与长兄相依为命。
  后来长兄娶了媳妇,可惜嫂子对她并不怎么好,嫁到夫家是为了给病重的丈夫冲喜,结果没起到什么效果,婚后丈夫依然一直躺在病榻上,没过多久还是病死了。
  她被夫家休回了婆家,被说成是丧门星。
  这对一个年轻女子而言无疑是致命遭遇,不过好处也并非没有,在夫家她好歹学会了修行,如若不然现在也不会是御气境修行者。
  身边的小女孩是她长兄之女,如今长兄嫂子都死了,只剩她俩又到了相依为命的境地,如今打算去投奔远在宋州的亲戚。
  等闲情况下,投奔远房亲戚结果难料,以她御气境的修为,随便在哪儿都能挣到一碗饭吃,未必要大老远跑到宋州去。
  “据说宋州有很多金光教信徒,那里的百姓善良质朴,邻里和睦兄友弟恭,官民相安无事,只要踏实勤劳就能活得很好。”
  年轻妇人拢了拢鬓角青丝,如水的眸子里满是对宋州的向往。
  她好像早就打算去彼处谋生,似乎只要到了金光教的地盘,就能获得新生,从此拥抱美好生活。
  她倒不是随随便便就相信了流言。
  村子里以前来过金光教传教的教众,帮助修建了一座石桥,还给村子里的病人治过病,彼时她刚被夫家休回来,正是情志郁结无脸见人的时候,多靠对方开导这才没有寻短见,故而年轻妇人是真心尊敬与信任金光教。
  赵宁看了一眼这位名叫“姜葭”的秀美妇人,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对金光教多作置喙。
  “姜葭”这个名字不错,她自个儿很满意,因为据说出自《诗经》,是她的新婚丈夫给她取的。
  徐州分坛派回总坛报信的金光教修行者,到了磨山忠武军大营后,一时半会儿没见出来,不知道后面会是什么情况,方墨渊只能远远监视。
  故而赵宁眼下并不着急赶路,便跟姜葭与小女孩同行。
  听着姜葭的话,赵宁不禁寻思:金光教真就如此光明圣洁、伟岸无私?金光教的地盘真就充满美好,是人间乐土?
  能回答赵宁这个疑问的,只有他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第六九九章 真面目(2)
  进入砀山县地界,到了忠武军控制的地头,赵宁、姜葭等人遇见了前来接纳武宁流民的宋州官吏、金光教教众。
  他们在大小道路边搭建了许多粥棚,粥米很稠,筷子能在碗里竖起来,可见是真的下了本钱。
  更难得的是,这里还有大夫有伤药,以帮助在路上受伤的人。
  那些官吏彬彬有礼,纵然是面对流民,依然满脸笑容;身着灰炮的金光教教众,更是和蔼可亲,跟人说话都是轻声轻语,生怕惊动了谁一样。
  姜葭见了这一幕很是高兴,她带了干粮,肚子倒是不饿,拉着小女孩去跟金光教教众攀谈,说起双方之间的渊源,不出意外让对方态度更显亲切,听罢姜葭的遭遇,又连连叹息不断诵念神号。
  “身在徐州那污浊俗世,便如置身于荆棘林中,纵然自己不动,一旦旁人动了,亦难免遍体鳞伤,还望姜施主节哀顺变。”
  老神仆双手合十,满脸慈悲与怜悯,“过去种种皆为云烟,如今姜施主到了宋州,只要追随神的身影,必然能得到神的庇佑,愿姜施主能远离灾厄苦难。”
  姜葭学着对方的模样低头合十,“无量神光,多谢大师。”
  没有过多打扰还需要忙碌的老神仆,姜葭回到赵宁所在大树前,抱着小女孩坐下,打算歇息一阵就继续赶路,争取早日赶到宋州城。
  “神教的大师们真是慈悲,不仅施粥救人,还跟本地的官吏一起,为逃难过来的人寻找生计,让大伙儿都有活路,赵公子,这大概就是善莫大焉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