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氏有存国存族之功,乃我中原皇朝之脊梁,救国击贼是顺应天命,继承大宝更是民心所向,请赵将军以江山社稷、黎民苍生为念,万勿犹疑!”
  王载一番话说得真挚无比,有理有据,让人信服。他拜伏于地后,徐林、方不同等人一起拜倒,都喊着请赵北望为了江山社稷、黎民苍生即位称帝。
  很多人被他们这番话感染,但也有人气得吹鼻子瞪眼。
  这不是别人,正是狄柬之与张仁杰。
  他俩自恃身份,原本就没打算第一个开口,只想有人带头后,就立马表明态度,彰显自身对新朝的绝对拥护。
  所谓自恃身份,是指他们如今已经投入赵宁麾下,成了反抗军的一份子,既然是自家人,这个时候就不好第一个冒头请赵北望即位,得把机会留给别人,好显得新朝是万民所望。
  但他俩毕竟是寒门官员,宋治临死都没收回他们诸州巡查使的官职,所以他俩打定主意,要代表寒门官员表明态度,从而确立自己寒门官员领头羊的地位。
  这并非是权力争夺。
  作为反抗军一份子的他们,一旦成为了寒门领头羊,日后很多差事就会好办不少,反抗军跟寒门跟朝臣跟禁军的关系,也会好处理得多。
  却不曾想张廷玉、陈询发声之后,他们已经抬起脚,却被王载等人抢先一步!
  这些今日之前还没效忠赵氏的家伙,竟然抢在他们前面,岂不是显得他们对赵氏、对反抗军的大业没那么拥戴,态度还不如王载这些没受过反抗军熏陶的?
  这叫他们怎么能不怒,怎么能容忍?
  狄柬之、张仁杰再也不能等待,不管不顾冲过门槛,在王载等人身旁的废墟中拜下:
  “天下百姓苦宋治久矣,苦齐朝久矣,时至今日,四方万民皆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事情已经到了不可收拾,又不得不立马收拾的地步!
  “唯有赵将军即位,才能廓清宇内,重塑吏治,还天下太平,让黎民苍生能够安居乐业,享有不受任何人侵犯的公平与尊严!”
  第六一二章 新朝(4)
  随着狄柬之、张仁杰进殿,文武百官争先恐后拜倒在地,请赵北望不要再推辞,赶紧即位称帝。
  无分世家寒门,大多数官员都神色激动,好像站在他们面前的,不是什么将门世家的节度使,而是让人间从黑暗走向光明的神灵。
  其中有一些之前是宋治忠实爪牙,最是善于阿谀奉承,为了荣华富贵不惜做奴才的寒门官员,更是声音哽咽、痛哭流涕,乃至以头抢地。
  他们用这种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赵氏的绝对忠诚、对新朝的绝对期待。
  “昏君无道,百姓民不聊生,赵将军要是不出来做主,天下就没救了!”
  “北胡狼子野心,觊觎我祖宗江山之心不死,赵将军若是不担当大任,万事休矣!”
  “天下兵祸不绝,中原十室九空,河北横尸遍野,只有赵将军才能收拾这等局面啊......”
  “万民盼明君,如久旱之盼甘霖,赵将军雄才大略英明神武,若不能继承大位,万民难安......”
  “赵将军若是不肯称帝,我等不愿见天下动-乱,唯有一死而已.......”
  赵北望怔怔看这些不停叩拜,不断劝说,甚至泪流满面的官员,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他并没有说不当这个皇帝,不建立这个新朝。事到如今他并非不能接受现实,况且天下之主谁不愿做?只是事发突然,他需要一点时间适应而已。
  可这些就差没哭爹喊娘的官员,表现得好像他铁了心不愿继承祖宗江山一样......他都还没推辞,这些人怎么都开始以死威胁了?
  就好像他们生怕赵北望不知道,他们拥戴赵氏效忠赵氏的心思,会在之后算他们的账,让他们官位富贵、身家性命不保一样。
  王柔花拉了拉他的衣袖,赵北望回头去看,就见对方一脸深意与劝告——无论深意还是劝告,他都不能理解,因为意思明显很复杂,超过了他能解读的范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