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方要他家的粮食。
  他想了想,试探着问道:“不知足下是什么章程?”
  耶律玉书好整以暇地道:“富人大户也好,地方大族也罢,是皇朝基石,也是王庭统治地方的依仗,你们的粮食,公主殿下当然不能强征。
  “但你们的粮食堆在仓库里没用,都得拿出去卖给那些平民百姓,如此才能在烂掉之前换成银子。而我,今天要跟汤公说的,便是这个买卖。
  “我是个商人,所以,汤公把粮食卖给我即可。
  “我的意思,汤公可懂了?”
  汤邯长叹一声:“在下懂了。”
  这一瞬间,他懂得东西有很多。
  地主们的粮食,朝廷也好王庭也罢,都只能买或者借,不可能强征,因为强征就会引发怨恨。一旦势大财雄的地主们群起反抗,那朝廷和王庭都将不复存在。
  平民百姓是弱者,弱者起来反抗,朝廷很容易就能镇压。富人大户是强者,朝廷不会也不敢逼得他们起来反抗,还得维护他们的利益。
  土地兼并只能抑制无法杜绝就是此理。
  萧燕要买地方大族们的粮食,首要问题便是怎么买,即以什么价格买——高于市价不可能,关键就在低于市价多少。
  如果是大齐朝廷,买粮或许可以很便宜,因为可以用别的东西换,譬如爵位,譬如承诺。
  但萧燕不行,因为她是河北地新主,北胡对河北的统治才几年,不稳固,地方大族、富人大户对他们还没那么有信心,爵位换不来粮食。
  倘若萧燕有钱得很,当然可以出价高些,让地方大族吃亏小些,可她明显没那么有钱。
  北胡大军征战多年,死伤无数,军械兵器消耗无数,而河北地才多大?税收才多少?这就更不用说,河北地的财富,大多还集中在富人大户手里。
  至于草原——贫瘠之地,部落战士征战,就是为了掠夺发财,不说也罢。
  价格太低来买粮食,地方大族就会有怨言,这个时候,萧燕便需要一个中间人,通过这个中间人来买粮食,来承担富人大户们的怒火。
  往后要是事有不谐,可以把这个中间人丢出来顶罪,平息部分民愤。
  而耶律玉书,便是这个中间人。
  汤邯问:“足下打算以什么价格,收购汤氏的粮食?”
  话一出口,他便禁不住满心悲凉。
  悲凉不是因为汤氏要大出血,而是因为他一旦把粮食卖给萧燕做军粮,汤氏也就跟北胡王庭有了往来,再不是单纯跟胡人商贾做生意,往后一旦王师收复河北,他们便会被钉在耻辱柱上,无法翻身。
  耶律玉书朝汤邯伸出了三根手指:“三成。”
  汤邯差些一惊而起。
  市价的三成,这跟明抢有多大区别?!
  耶律玉书微笑道:“汤公不必惊诧,这回给你三成现银,国战胜利后,再补给你两成。”
  汤邯稍稍轻松了些。
  耶律玉书看了看一言未发的中门使,忽然悠悠道:“这番买卖,由中门使大人监督,银子是经他的手,划拨给汤公的。”
  这话的意思是,汤邯得给中门使回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