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日后,修行者带回了宋治的旨意:三百万金、八十万石粮食,甲胄符兵的数量,同样消减六成,并责令王师厚立即整军,半月后开赴淄州。
  王师厚听到张仁杰的转述,心里拿定了主意。
  他想得很清楚,如果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给他钱粮,他得了这么多好处,就选择不叛;但现在,朝廷将他上报的数字消减了六七成,他接受不了。
  他决定投靠天元王庭,做天元王庭的休屠王!
  “本将身为大齐臣子,效忠陛下义不容辞,作为平卢节度使,为国征战是分内事,向朝廷请求这些钱粮,也是为了三军士气着想,想要确保征战得胜。
  “罢了,本将也不是不体谅朝廷的难处,为君分忧是臣子的天职,本将跟北胡拼了这条性命就是。”
  王师厚喟叹连连,而后话锋一转,看向张仁杰:“只不过,本将也有本将的难处,军中有很多世家将领,向来不服从本将的调派,常常阴奉阳违,妨碍战事。
  “之前是迫于大局,本将一直没有提出来,但这次出战跟以往不同,本将必须确保所有人一条心,这才有可能攻下坚城。
  “所以,还请张大人将平卢军中的世家子弟,都调到别的地方去。天下那么多藩镇,世家子弟出任节度使的也有,让他们这些人一起作战岂不是更好?”
  听了王师厚出战的条件,张仁杰气得嘴角直哆嗦。
  在他看来,对方只是趁此机会排除异己,以确保平卢军成为他的一言堂!
  其实,这种世家、寒门的争斗,节度使稳固自己权力的努力,在各个藩镇一直没有停止过,属于普遍现象。
  朝廷把世家子弟散入寒门节度使的藩镇军,在世家节度使的藩镇军里布置更多寒门将领,本就有防止节度使独断专行的用意。
  张仁杰想反对,但王师厚先前已经让了步,接受三四成钱粮物资,就愿意出兵,他也不能不做些让步。
  回到驿馆,他向皇帝上书。
  又是三日后,修行者带来皇帝的旨意:同意抽调平卢军中的世家子弟,到别的藩镇军中去任职。
  第四六零章 三年三战(13)
  接到张仁杰回信的当天夜里,王师厚知道,事情已经成了。
  他一个人在书房里坐了许久。
  他想起这一两年来,自己作为平卢节度使,率领麾下兵马跟北胡殊死拼杀的一场场激战。
  每逢大战,他总是身先士卒,曾经七日七夜没下城头一步,甲胄不离身,横刀不离手,连短暂的休憩,都是坐在城楼前的石阶上。
  一次次击退北胡进攻,最终迫使北胡撤军时,王师厚已经是遍体鳞伤。
  他以为,凭借这样的军功,他可以获得不俗封赏,他麾下那些有战功的将校,也能因此加官进爵,不负他们拼命血战一场。
  如此,也能让活下来的将士,能够更加奋勇的投入到下一场战斗。
  可结果并非如此。
  在寒门将领中,王师厚是难得一见的有才之士,无论修为天赋、统军才能还是征战之道,他都堪称出类拔萃。
  有才的人总是难免心高气傲,不屑于放下尊严谄媚上官,王师厚就是如此,他觉得自己就算是站着,也能凭借军功提升地位,获得荣华富贵,并大展宏图。
  所以当很多寒门将领,之前都去巴结孔严华等人,后来又去奉承高福瑞等人,将从藩镇里搜刮的财宝,亦或是朝廷拨给的银子,大把大把送给他们时,王师厚不为所动。
  甚至是十分鄙夷。
  只有没能力的人,才需要靠奉承谄媚来获得晋升机会,有能力的人不需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