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还是相信赵公子,相信都尉府。”
  “对,我宁愿相信都尉府,也不相信京兆府!”
  “我们去都尉府,看看这案子到底怎么审。”
  “如果都尉府刑讯逼供,我们绝不答应!”
  “赵公子这样的人,应该不会大刑逼供吧?”
  “去看看就知道了!”
  听着人群中大多数人都说出这样的话,庞凖只觉得一口气闷在胸中提不起来,旋即脸憋得通红,有当场喷这些愚民满脸唾沫的冲动。
  都听不懂人话吗?本官说的是赵宁会包庇族人,说得是京兆府为百姓付出良多!
  为何又是这样的结果?本官没摸黑京兆府,没有赞美都尉府!这些小民都没长脑子吗?
  赵宁瞥了庞凖一眼,淡淡道:“庞大人,本官要带命案相关人等回都尉府审案。你若是没事就让开,不要挡着道,妨碍公务。”
  闻听此言,庞凖气不打一处来,牙关咬得咯吱作响,恨不得将赵宁一口生吞!
  赵宁见庞凖不动,就将他扒拉到一边,然后招呼都尉府府兵动身。
  他知道庞凖在想什么,明白对方的悲愤与不解。那也曾是他的心理活动。
  前世国战爆发,虽然有一品楼那样的江湖义士捐躯赴国难,但却不是所有百姓都在为大战出力。
  尤其是到了战争中后期,大军连征集民夫,保障粮秣运输都很难。无数人宁愿举家逃离,躲避兵祸,也不愿襄助王师,保卫家园。
  这里面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个,是朝廷、官府已经失去了民心。
  当时朝堂上的衮衮诸公,日夜血战的将门世家,都非常不理解这一点。
  他们都认为,大齐盛世之下,国富民足,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有难,理应举国同力拒敌。
  为何百姓保家卫国的忠义热烈,会远低于预期?
  赵宁也是在战争后期,才弄清楚原因。原因为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权贵、官府对百姓剥削、欺压过甚。
  百姓不拥戴官府,自然不会帮着朝廷;百姓仇视官府,就会希望改朝换代。
  当时有人曾说:国不爱我,我何以爱国?
  这个国,不是指国家,而是指朝廷,指皇朝。
  京兆府的衙役,巡街时吃饭喝酒,从来都是赊账。赊的账,自然不会还。
  有人告上官府,衙役就付些钱清账,而后那家商铺就会很快因为各种罪名,被官府搜查、查封。
  官差还跟市井黑帮相互勾结,默认苍鹰帮、白衣会收取保护费,并且分利。
  市井黑帮打死打残了人,有官府暗中庇佑,苦主求告无门,还会被报复。
  为了抖威风,也为了掩盖自己的渎职行为,更为了证明自己有为国为民做事,京兆府的衙役在巡街时,就会殴打驱赶最弱势最没有反抗能力的群体——拾荒老人,说他们污染了街坊环境。
  至于街边的乞丐,比拾荒者更脏,他们是不管的。因为乞丐都有头子,头子也会给他们分钱。
  凡此种种,多不胜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