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五姐借一步说话。”容淖把五公主带到一处暗流僻静的青壁假山石洞中,嘠珞与五公主的奴仆则留在外面。
  五公主停在洞口,瞧着暗幽幽的环境,不肯再往前,“就在此处说。”
  “好。”容淖可有可无颔首,沉默思索许久,话到嘴边,却不知从何说起。
  几十年前,世居关外草原的满人先祖,合力漠南蒙古一系,兴兵入关,颠覆前明,主宰天下,号为大清。
  因草原故地与关内气候水土迥异,满蒙八旗将士甫一入关,突发天花痘疹者无数。彼时天花无药可医,‘避痘’与祈神是唯二之法。一旦染病,能否活命全看命数。
  堂堂七尺男儿,铁蹄弯刀未展,十有八九已命丧天花,尸骨化灰。
  一时间,满蒙八旗人人闻痘色变。
  蒙古一系无可奈何,只得退出关内,还居草原以保平安。
  留在关内称帝的满人,则时刻为天花痘疹所忧。
  当今皇帝还是小皇子时,曾染天花,由乳嬷嬷抱出宫避痘,虽命大得活,但面上落了不少痘疤。
  谁知痊愈回宫不多久,先帝爷又突染天花痘疹,龙驭宾天。皇帝都还未曾在其膝下承欢,共叙天伦,可谓终身之痛。
  天花阴影笼罩皇帝半生,让他又惧又恨,欲除之而后快。
  自皇帝亲政以来,便四处搜罗防患天花之法,发现了人痘术。
  其实早在<a href="https:///tags_nan/songchao.html" target="_blank">宋朝,已出现了人痘术,只是一直被当做秘法私藏。
  满人久居塞外草原,因居地严寒,天花喜热,极少有人患天花痘疹,并不知道此法。
  皇帝发现民间的人痘术后,极力支持,经多番活人|试验,保证成功机率之后,打算先给满清贵族种上,然后再推行至国中。
  人痘术种痘分旱苗法与水苗法两种,但归根究底,都逃不过以痘痂使正常人轻微感染天花,再行医治这一步骤。稍有不慎,一命呜呼。
  满清贵族们畏痘多年,对天花唯恐避之不及,又怎肯主动染痘,极力抗拒,不愿种痘。
  皇帝无法,决定让宫中年幼未出痘的健康皇子皇女先行种痘,以为表率。
  因为最合适种痘的年龄是满百日后到十三四岁,年纪越小,危险越小。
  康熙二十八年春,紫禁城的积雪还未化干净。
  钦天监与内务府择好吉日,皇城之中举行了盛大的祭祀痘疹娘娘仪式。
  然后,四岁的容淖和七八个兄弟姐妹,以及刚随祖母从漠北蒙古投清入京的策棱兄弟,一同被送进了张灯结彩的南郊种痘所。
  进去的第一天,种痘所专精痘疹科的医士从痘疹娘娘面前的祭祀桌上,请了疫苗出来,植入每个孩子的鼻子之中。
  这算种了痘,接下来便等着孩子们打喷嚏。
  因为打出喷嚏证明鼻中疫苗存活,种痘算是成功了一半。每有一个孩子打喷嚏,守在种痘所外的太监们便会兴冲冲快马入宫报喜一次。
  容淖幼时身子养得好,胖乎乎的,活泼又机灵,是最先打出喷嚏的几个孩子之一。
  种痘所里伺候的宫人不宜过多,她打出喷嚏之后,忙得脱不开身的医士与宫人们便不太关注她了,哄着让她自己在屋内先玩一会儿,不能去院子里见风。
  容淖捧着小脸趴在大迎枕上百无聊奈,见外间八仙桌上陆陆续续摆上清汤寡水的素菜,才后知后觉想起,入种痘所前嬷嬷交代她的话。
  嬷嬷告诉她,种痘期间,医士以忌口发物为由,只肯给孩子们吃几样指定的素食,量还极少,恨不得把宫中那套‘净饿’的法子搬出来。其实大可不必如此顾忌,医士只是怕麻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