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23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咳,这真的不是我的错。如果我有错,那么我的兄长李世民肯定要承担一大半的错。他是兄长还是主公,理应承担最主要的责任。
  薛元敬和家里人说了一声,就真的自诩李玄霸的下属,帮李玄霸张罗起河东的事务。
  薛元敬的“入伙”,昭示着河东薛氏正式旗帜鲜明地支持唐国公府。
  虽然与李玄霸表现得很亲近,但在大事上还在观望的河东柳氏、河东裴氏坐不住了。
  你们河东薛氏的人怎么偷跑?
  “能不偷跑吗?薛道衡是李三郎的老师,他们河东薛氏早就把李三郎当自家人。”
  “哼,什么河东薛氏,不过是巴蜀来的蛮夷,趁着我们河东世家南下的时候鸠占鹊巢,果然没有一丁点世家的矜持!”
  “那我们怎么办?”
  “裴公也是李三郎的老师,快选一选族中有没有合适的人,去压薛元敬一头!”
  然后他们扒拉了一下,头疼地发现,能压薛元敬一头的人还真没有。
  如果有,“河东三凤”就不会全是薛家人了。
  敢为河东世家代言,这不是薛家人自己造势就能成的,显然也得到了河东郡其他世家的默认。
  不过河东裴氏和河东柳氏并非只在河东有人才。
  两家人都曾经南渡,所以在河南、湖北、江东等地开枝散叶,有许多人才都在南朝为官。这些人才因为曾经投靠南朝,没有在大隋抢得先机。
  原本留守河东郡的河东裴氏、河东柳氏并不太愿意提携这部分族人。
  就是同一族,也要讲究支脉主脉,大房小房。
  原本的主脉大房南渡式微,留守的这部分族人反而兴盛。他们当然想成为新的大房。
  但遇到家族竞争,他们就没办法了,只能去请族人帮忙。
  好歹肉烂在锅里吧。
  不能便宜河东薛氏那个外来者!
  虽然他们仍旧觉得李二郎李三郎太过年少,但唐国公的资历和声望还是不错的。有这样的儿子,唐国公应当值得他们投资。
  两家人迅速向居住在其他地方的族人求援,希望他们送来人才来压过“河东三凤”。
  一时间河东风起云涌,分外热闹。
  河东裴氏和河东柳氏在向外求援的时候,故意向其他世家放出消息。
  他们既然决定上唐国公这条船,自然要为唐国公造势。
  关陇郡姓世家能与从北魏沿袭下来的鲜卑勋贵们合称“关陇贵族”,在站队这方面比已经失去大部分政治地位,全靠着祖上荫庇硬撑的山东郡姓世家豪迈多了。
  天下大乱之际,他们为了最后的胜利,自家的名声也可以为未来主公的名声添砖加瓦,毫不吝惜。
  第128章 柳亨君子性高洁
  六月, 天气最炎热的时候,李玄霸暂住的小院迎来了柳家和裴家的人。
  柳家来的是原王屋县令柳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