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8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夏雷阵阵,瓢泼大雨砸了李世民一头。
  李世民丢下树枝,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阿玄,你至于吗?”
  李玄霸:“……这是碰巧。”
  李世民仰天长叹,垂头丧气“鸣金收兵”。
  ……
  李玄霸没想到,那一日雷阵雨后,大兴居然断断续续下了半月的雨,城里都出现了内涝。
  他仔细想了想今年发生的大事,叹了口气。
  大兴这场雨……居然还算小的。
  《隋书·五行志》记载,“大业三年,河南大水,漂没三十余郡”。
  《隋书》没有记载这场大水灾是大业三年何时发生,现在李玄霸估计,就是最近了。
  果然,七月底八月初,“河南大水,漂没三十余郡”。
  这么大的灾情很快就惊动了京城,灾民都来到了大兴城门下。
  太子杨昭焦头烂额地调集钱粮安置京城外的灾民,快马加鞭请求杨广赶紧回来主持大局。
  杨广并未回来。
  长孙晟训斥突厥可汗不够尊敬大隋皇帝,居然让突厥人举国就役,砍掉牧草,平整土地,从榆林到蓟(后世北京),开了一条宽百步、长三千里的御道供杨广车队通行。
  杨广重赏了长孙晟,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他自然不会“功亏一篑”,在最得意的时候提前返回,让这次北巡不圆满。
  灾害年年都有,义仓早就建好了。救灾有官吏负责,这点小事难道还需要皇帝亲自主持吗?那皇帝还要不要做大事了?
  杨昭无奈给父皇写信,义仓没有粮啊!没有父皇的允许,儿不敢开官仓!
  高颎和宇文弼总是会根据实事随时变更教学内容的。他们此时正好给李世民和李玄霸讲解了义仓制度。
  隋文帝在民间建立义仓,让村人自己管理,丰年时往里面存粮,灾年时把存下的粮食取出来救灾。
  结果当天灾发生,隋文帝要求义仓救灾时发现,百姓根本不往义仓里放粮食,义仓无法赈济灾民。
  于是隋文帝震怒,认为百姓短视,应该得到教训,便要求官员不准开官仓赈济。
  李玄霸知道这件事。
  隋文帝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他节俭又吝啬,有积极赈灾救济百姓的时候,也会偶尔脑袋一抽觉得百姓活该就不赈济的时候。
  李玄霸道:“先帝或许是真的把百姓当亲生子,所以见到百姓没有远见,便想给百姓一个教训,让百姓学会远见。”
  李世民看向李玄霸:“阿玄,不要讽刺先帝。”
  李玄霸正色道:“我是夸赞先帝圣明。”
  李世民:“……哦。”
  他挠挠头,道:“阿玄学算术的时候,曾让娘亲带着我俩去庄园上询问管事佃农的亩产,计算每年的支出结余。即使是丰年,大多佃农到了粮食刚结穗还未成熟的时候,头一年的粮食就已经吃光了,需要向庄子借贷粮食,丰收后再偿还。”
  此次授课是高颎和宇文弼联合教授,他们二人坐在对面的坐榻上,温和地看着李世民,用眼神鼓励李世民继续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