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 第111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在看之前,船上人员跟他们说好了:“因为他们是大明锦衣卫才允许看的,蛮夷外邦是不允许这么窜的。”
  所以让他们签三份保密协定,一份是留给垦拓会做备案,一份是上岸交给他们锦衣卫衙门,强调是他们派人看的,最后一份将存在京城的当铺中。
  (卫铿看着这些脸上收起笑容的锦衣卫,冷呵呵:“是你们多事要看的,看了就别想撇清关系,等待你们厂公上司的反复盘问吧。”)
  在经过了半个小时安全培训后,锦衣卫们将头发全部包裹起来,穿着特定的短袖短衫,进入动力房间看着轰鸣的发动机。
  这些锦衣卫们,兴奋的进去,脑袋嗡嗡的出来。
  炽热的蒸汽,巨大纯钢金属转轴,让他们感觉到犹如在钢铁怪兽的肚子中,随时都可能冒出来爪子,将他们,投入那齿轮中搅碎。
  ……关于古人看到未来的震撼,卫铿是很平和的看待这一切,因为曾几何时自己也是古人。……
  船舱中现在运载着的最关键货物,是一组发电机组,以及一些生物卫生设备,高阶医疗药剂。
  由于大明位面没有柴油了,所以船用机械改成烧煤气的,这得准备一个巨大的皮囊储备燃气,整个气囊和发电机组之间要间隔非常远的距离。
  卫铿此时盘算着:这大明西苑中有足够空间。即使是在道观中应该也足够。
  这次北上的核心目之一,就是取得这个时间线上,道门所掌握的,铅汞矿石入药的古方。
  卫铿定义过中医:那就是在科技生产力不足的条件下,在低门槛的情况下,完成有效的防治。
  故眼下运来实验设备,就是直接把这个古代的“铅汞之术”给弄来。
  几百年后,尸潮位面中最糟糕的莫过于,沾上了就等死。除了极少数天选之子自身免疫力度过,其余人都是等死。
  卫铿:既然有极少数人能扛过去,就说明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并不是完全抵抗不了,中医的理论是尽可能让这个免疫力针对某种特定的病理强化,削弱其他暂时用不着的病理。例如将人体对“风寒”“火毒”的抗性重点增强。
  例如丧尸病毒,大部分风寒都是脾胃虚,唯独生化病毒在感染初期食欲大振,脏脾等功能是不用保护的。
  当然卫铿也做好了“铅汞之方”收效甚微,仅仅是把人吃死,防止病毒扩散的准备。
  但这方子哪怕只有一成效果,就不能站在“科学”角度上否定。
  旁白:科学解析未知时,往往只是谈论关联度,只有“神学”主义在强调“是否”。
  卫铿仔仔细细的研究了上万条尸潮位面历史剧情线。发现了单一特点;毫无意外的都是工业革命时期,思想变革中,很多典籍被焚毁,亦或是资本扩张时,推动某个医疗产业链发展,要快速否掉竞争者,让医疗理论单一化。
  尸潮位面的问题不是医学理论先不先进的问题,而是某种单一化力量,在影响医学理论不能做出“客观”“多角度”的方案,只能在少量利益权贵和政治家压力下,被迫在一条道上走到黑。
  例如权贵们需要“健康”“延长寿命”。
  他们投资的医疗实验,其产物如果偏离他们的预定目的,转而能够对非洲某类蚊虫传染常见病进行防治,那就是偏离他们的要求,浪费他们资金。
  再例如,政客想要通过“生物技术”来打击敌国粮食产量,破坏生态平衡,结果科学实验室发现了该技术也许能用在保护某种候鸟迁徙上,那么在政客们派遣财务查账的时候,这个细枝末节的项目就应该砍掉了。
  没错,任何科学都是需要资金供养的,当狭隘的人掌握了权力,那么科研投资也会狭隘。
  例如医疗学求长生,而不求劳苦大众健康,经济学帮少数人盈利,不思考合理公平调度社会财富,这些都是“狭隘”在主导科学研究方向。
  当然,对此类问题卫铿是没有彷徨的,因为早在神州位面任务时,就有答案:不插手科学家们的科研资金运用度,只要求科学家保持优秀生活作风。因为只要摒除“低级趣味”,那么脑子内装满专业知识的科学家,人生目标就必然专注在高级目标上。
  卫铿来到大明上游,并不是争夺“中医”“西医”的道统。
  甭管工业革命在东方还是西方发生,凡是资本主义,过于散漫的赤脚医生都是被消灭掉了。
  劣币驱逐良币的例子:当江湖骗子开始混迹于乡村卖各种神药,在某村行骗一波后,立刻通过火车等现代交通工具逃窜,这就败坏了古代东方游医郎中存在土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