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 第98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之所以在下层收份子钱,相当一部分,那是因为资本不足,进而缺乏管理,导致组织发展无前途,进而内部人员良莠不齐。
  若是袍哥会产业存在海洋贸易那样带来大量资本积累的产业,绝对强化中层管理,尽量笼络人力,朝着更有前途的贸易产业投入。
  (系统)卫铿查了一下自己系统资料,自己的前辈例如罗红星那一辈人(卫铿嘀咕这是谁啊?)已经证明了,发展袍哥会为资本主义组织推动工业革命,远比做“英明皇帝”维新变革要更有发展潜力!
  在东方走,帝国路线的皇帝周围,封建阶层很可能在工业发展到了蒸汽阶段末期,就会形成变法阻力。但是资产阶级袍哥会阶层,却是绝对可以支撑发展到电力时代。
  但是如果将长江上游的哥袍会朝着近代资本主义集团发展,其制度完全可以支撑信息时代。
  卫铿诧异的从系统里面看到这个信息后:所以说穿越到明清时候,“称帝”玩法就已经是很“孬”的玩法,是被系统这边主流穿越者们所鄙夷了?
  系统内的卫铿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和“失忆”的自己进行进一步讨论。
  系统中卫铿开始反思:由此可见后来,第二次位面大战结束后,秦天放那一代搞出“君王”这个等级后,第三次位面大战后,还真的变成效忠体系,那属于倒车倒回去了。
  ……卫铿就是失忆了,对社会演进感官依旧保持恒定的态度……
  对于穹地的情况,卫老爷在人文上正在努力调试!
  卫氏商会中,由于装作凡人的卫铿年老无子,其产业是由“义子会”来把握。
  且由于卫铿凡人态老年时候仍然在认“义子”,所以干脆形成“吸纳新血”制度,
  “奔雷手”离世前,确定了:每个会员不能私自收义子,只能拉兄弟来入会。这样就变成了“团结会”。
  卫铿在的时候,只让义子们拉兄弟,不让他们认义子,因为一旦分出了辈分,那就会变成封建家长模式。相对而言,兄弟之间是平辈,封建影响力更小。这些商会在穹地中,控制了钢铁冶炼,码头运转,以及农田仓储收购诸多权利。
  大亮朝廷的征粮令,征卒令,以及徭役,这些原本是县衙,府道衙门官老爷的们的权力,现在穹地由商行联会接手,而商行内的只有利益协作,没有儒家血亲宗法道德,各条例推行可遵法家。有功者赏,有过者惩。
  县衙的儒生们同样不再为朝廷执行无休无止的征发任务了,在这里的府兵们,也都是袍哥会们控制。兵卒都是袍哥会塞入,粮饷和猪肉,也都是袍哥会发的,就连将军们,其子侄辈们也都在太和山上学艺!
  没错,凡人级别的事儿是袍哥会扛住对抗,至于修仙级别的事情吗,那就是修士们来顶住了。
  整个穹地凡人们都清楚,太和山修士现在在穹地中和大亮王朝中的儒家们是另一路。
  儒家用王道控制这凡人界已经久到了僵化,太和山门派对着凡间不遵从“圣贤”治世,更不理会这天下自古以来钦定‘皇室’。
  大亮王朝的皇权“君权”,是来自于“神授”,即化神授予。现在卫老爷就是化神境。
  悠恒公主来到了太和山上,看着太和宗山门,那条炼心路所通向千丈山峰上,犹如庙宇的“三昧真炉”。
  在三昧真炉山峰下,是外门的弟子居所。
  站在高处看着外门楼宇外的场地一批批精壮少年,正在岩石质的校场中,举着石墩子习武。这些外门弟子口中“嘿嘿哈”充满着青春朝气。
  眼下外门中不少弟子在炼力之极,口中长出的白气已经能达到两三丈长,宛如蒸汽锅炉泄压,这显然已经是凝炼出了一口先天之气。
  在太和山上,先天之所以这么容易,是引气散这个供武修所用的丹药,已经开始制式化炼制。
  卫铿:在正州、雷云等修仙界,对修真者们来说,想要拔一位武者进入先天,太容易了,只要稍加在丹药中添加一些灵气即可。只是法修不愿意用心
  而大亮王朝的的法修们,也只是在需要处理杂物时才会,培养力士罢了。而给出炼力之灵药都是在武师三四十岁后,早已经错过了修武的最佳时期。
  悠恒公主听出这些少年们的口音,很多来自于关源地区,也就是至德四年到七年中,由武修们从大乱中救回来的。当然,能留下来的,都是三年内能够考炼成功的。
  等到他们二十岁到二十五岁的时候,如果能进入太和山入口,那座千丈高熔炉,在三昧问心路上走到顶,先天之气就能转化为真元,平日吞吐朝露壮大,同时藏星罡于真元内遇敌斗战。
  当然“炼心”这一步是无法用丹药来替代,同时也不看灵根资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