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 第45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云爆弹对一些地形复杂环境的生物节点群,难以做到完全消杀。其火焰冲击波扫荡后,在地下的两米,仍然有生命根系在蔓延。
  当然,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干净利索,但是总要都尝试。
  例如:158年在衡阳重水工厂中,第一批的钚材料提取完毕了,而第一批氚化锂也合成完毕。相关的“铍”元件,以及高能炸药也都完毕。
  ……
  当“质能转化”弹头在手后,卫铿集群内部现在有一种声音是!炸这么几十枚试一试。
  统伐军参谋部,在摆满各种怪异生物棋子的沙盘上,制定了这样一个核打击的计划。
  一个个“中子辐射弹头”清空预定节点生命五百米以内的圈子,然后在十分钟之内投掷云爆弹对周边圈子进行次要清理。确保其生命节点经受第一轮核子灼烧后,有油汽弹进行补刀。将杀伤范围从五百米,延伸到三公里的范围内。
  然后在十五个小时后,一个个打击圈的边缘,投射工业供养的生物节点。重构生态圈的‘中央’。
  当然,在接下来的数个月内辐射消散后,导引这些生态节点,迁移到原先打击范围内的核心区域。因为这些区域是水源和光照的最佳点。
  卫铿对白灵鹿递交的报告:“如果这个计划可行,推进的人力消耗可以减少到百分之三以下,慧人踏星过程中,可以增添这么一条‘余量’手段。”
  第05章 越过大江
  核打击计划,最终收归了档案库中。这是作为一种预案进行保留。
  在被动危机中这些预案会按照顺序启用,但是在占据主动的状况下,这些预案大多数会被封存。
  卫铿:在主动推进的时候,自己手中至少有多套预案保底。
  全面核打击需要投入的资源成本太高了。目前清洗南方十万平方公里的使徒核心区域,就要六十枚核弹,价格高昂。
  事实上建立起来核打击体系的目的,就是卫铿让自己安心。
  有一个能应对最恶劣情况的定心丸。随后在搞大计划时,就能有条不紊,不至于成为“惊弓之鸟”,被随意打断战略定力。
  ……
  统伐区在159年10月,从碳谷中成功确定了一个科学数字。
  高锰酸钾为物质基态,离子温度的一万四千八百度。
  在潘多拉场中,在这个温度以及一百二十倍大气压下,高锰酸钾氧化性,折射到周围物质范围的含氧物质中,对线粒体的“灼烧”效果明显。
  理论实验突破后,那就是应用技术开始上马。衡阳方面工业部门,接下了研发“等离子发生器”的任务。
  目前巨峡大坝收复的前提下,统伐区大大拓展了总控制区域,但是控制度下降了。新拿下的人类定居点附近,周围都是诡异的生态界。其水源区域,预备要进行特殊的消杀实验。
  ……
  哦,没那么高大上,这个离子发生器,就是一个炉子中通电,然后用磁场控制。在成本上可以控制。
  其在社会上的应用,就是取代潘多拉场到来之前,氯气净化自来水的流程。确保一些有毒的有机物能够快速分解。
  ……
  159年11月,这些相关设备在巨峡大坝的水库内完成实验。
  整个设备是一个六米大的钢筒。在钢筒中,是磁场设备下如同荧光灯一样湛蓝的等离子体。
  这些特制的等离子火焰炬,放在水体下方。进行了通电后,在数个小时内,湖水中的生命场衰弱到了百分之七十。核心六十米内所有有机质已经被这种“强放射”给摧毁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