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 第42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食的统治者在这种贸易下赚得盆满钵满。维系了对外军事扩张的军事支出,同时也对内发了大量福利,稳定了自己的统治。
  只是在这表面的和平下,总有人觉得这样的安逸持续下去后,随着有一天技术再一次进步,美梦破灭后就是绝望。
  这股焦虑催生了该地区中青年派的躁动。
  ……
  2293年5月。
  科维特,电子码头上,一艘艘来自神州的十五万吨级别货轮上岸。码头上比凯旋门还要高几十倍的金属龙门吊,将一台台集装箱放下。
  部分要下船的船员们,在与当地负责人们进行交接,确定没有当地违禁品后,开始交接这次货物。
  双方在撞肘子以示友好后,进入了工作状态。
  而在这个码头上,一个非常世俗化的军官,头戴的是神州式样的电子头盔,身上是外骨骼装备,在码头上巡视交易。
  作为波斯湾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科威特的经济就相当于神州东部的沪城。而在这里的军政长官,也在整个美索不达利亚有举足轻重的力量。
  穆特是这个地区的土著行政长官,手上掌握了这支六千人部队。
  这支部队以自己的一百多位族兄、朋友为骨干,招募移民构成基础。类似于曹操、朱元璋起兵时初期的情况。
  从小性格开朗的孩童在青少年时期会成为孩子王,从小就开始折服一些人。
  当然这种个人魅力的折服,按照社会交际学来看,规模也就是一百多人。
  这一百多个人,如果来管理几百人是可以的,但如果管理一两千人,那么就显得阶层固化了。下面的人会觉得高位被首脑身边的人占据了,没有动力。而原先那一两百人会觉得首脑无法监察自己,搞自己的小团队。
  所以曹操和朱元璋实力到达一定程度后,选择找士族阶层合作,完成建制,通过体制来选拔人才。
  可是在大食沙漠绿洲经济下,跨越血亲和地域的“察举制”,与更高阶段跨越个人交往关系的“考核制度”是没有发展起来的。
  像穆特这样的地方首领,只能通过在外国上学的人际场合来挑选人才,例如和他同校的人才投效他,会被重用。久而久之在他身边就形成了本土派和留华派。
  当然,作为地方首领,他也知道自己的体系内,让外国影响的派系占据一边倒,是非常不好的。
  ……
  这十几年来,神州来的商人(丝绸派商会)总会通过独特的人际关系,来找到他,影响他的决策。
  他心里隐隐有一些芥蒂。
  与很多其他地方首领一样,他一度是期望找其他外部势力来平衡一下内部亲神州的倾向。
  现在他转到了港口的另一个区域,那里停泊着一艘来自欧联的商船。
  第75章 流毒于世
  带着大食文化中特色的包头巾的穆特在仓库中见到了客人们带来的礼物:一批欧联制式的作战机甲设备。
  钛合金的材质让整个风格看起来更加硬朗,在正面装甲上按照大食人客户的要求,镀上了金色的雄狮。
  但是这些产品看起来是使用过的二手货,缺乏正确的使用维护,以至于该保护的关节部位磨损过剩,必须替换。
  自由级4型维和单兵盔甲1200套。
  美洲狮级,多功能步兵车二百七十四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