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 第39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徐河看着她离开后,看向了隔壁大厅中,正在调节沙盘上弹道导弹轨迹的卫铿,心里犯嘀咕道:“地煞那边,不会也是,有你吧?”
  徐河不禁为孙璐尔小丫头现在的忙碌而感慨。
  在那边,正在介绍沙漠地形和高原地形后勤补给差异的参谋官卫铿,在听到了徐河的灵能传音后,并没有抬头,仿佛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参谋。
  第40章 多了,就会被撞见
  在2290年,年初。随着高原区域的电网一阵波动,第四十六地煞在地壳中发射完毕了。
  与此同时,在昆仑山脉上,一批机械团队正载着两吨重的基站登山。
  该基站是要焊在岩石山体基座内的,采取的是介宏子技术的超远程供电。供电站就在山脚下抽取地热,送入超时空传送仓中,投给山体上的一个个基站。
  ……
  地煞工程已经到了中期,精度已经相当可观了。
  人造卫星观测精度是“米”,
  而最新地煞的观测精度概念是“单位质量在单位时间内的运动”“单位能量在单位时间内的转化”。
  【简而言之,就是能探查到自行车移动,还是大卡车移动的差别,以及能观察卡车锅炉烧开,还是红颜知己暖床的差距。】
  当现在地煞组网时,对全球的事物观察精度已经达到了“每吨物质每秒运动一米”。
  这就意味着所有的车辆、船舶,以及大厦的日常活动幅度,都在地煞检测体系中。
  同时能表明,神州对国土的完全掌控,纵然在上百平方公里中看不到一个人,也能明察分毫。
  由于信息量太大,数据处理系统更新了六代。高原上每一座淡水湖都被变成了重要资产,投放信息处理的运算仓。湖岸边挂着《公共运算中心,不可撒网》的警告标示,
  注:湖水能降温,而且没有盐水腐蚀性大。
  ……
  目前的地煞卫星,对国土探矿够用,但是在一些特殊工作上,需要的精度更高。
  所以这需要建造介宏子基站,利用高精密的原子设备,给基站周围区域的物质提供更加准确的参照物。
  这些基站要达到的要求则是,基站两公里范围内“克是在微秒”的变化进度。
  也就是土层中蚯蚓的蠕动都能分辨出来。
  这类基站的数据,现代信息设备都很难瞬时处理了。
  但高级灵能者链接部分基站,则是可以瞬间感知大地的。
  灵能等级丙等才能完全对接一个基站的信息。当然一旦对接上,那就相当于神识洞察一千米的范围。
  至于乙等灵能者可以对接数十个基站。则是可以周遭百里明察秋毫。
  ……
  现在在昆仑山脉,这个工作地段上,建造这些基站的工作是由卫铿负责的。
  1月十五号,在刚开完军事会议后,卫铿就超时空传送到了工作点“雪神峰”(第二高峰k2峰)
  卫老爷先控制测绘机械来到安放地点,将岩石开一个坑,然后五米的大型蜘蛛机械,小心翼翼的将设备塞到这个深度五米的岩石洞穴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