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 第35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是刚刚苏醒的卫鑫说起“当年事”,卫邛并不会在意。
  但是现在已非数年前。已经证明自身的卫鑫,让卫邛很难不联想“数十年前打得尸山血海的那位大将”。
  那是,不惜死,也都要把神州冠家六百年固若金汤的江山敲出裂隙的狠人。
  卫邛陡然发现他挖的不是卫氏的添砖者,而是掘墓人,至于是掘谁的墓……
  当卫铿走后,
  背后冷汗淋漓的卫邛看着神州的万里地图,目光神游天外。
  第36章 周而复始
  秦统历2280年年末,从青海湖上空掠过了一只宏伟的机械舰队(旧时代基洛夫原型的民用路线)。这是一批工程舰队,缺乏战术机动能力,只能在预定的地表高度上飞行。
  反重力的力场驱动五万吨的庞然大物从湖面上飘过,随着空舰两侧五米长的螺旋桨搅动空气,工业舰在高原区域多个机场点完成了降落。
  这是高原区域七八十年前修建的机场平台,跑道上维护并不好,
  庞然大物降落到那些缺乏维护的平台后,大量的沙土被掀飞。空管的塔楼玻璃窗上被打得啪嗒啪嗒作响。
  ……
  这些两个月前都还是风后集团的资产,但是现在随着白家某位的一划拉,全部贷给了卫铿用来安排。
  白招娣是第一批来的,到这里后就跑得没影了。就是晚上的时候发一个视频通讯,会问一问卫铿:“这地方没有美人,当年你是怎么在这里能待十几年的?”这类稀奇古怪的话。
  白招娣的想法是在探仙界的底,在确定长生路后,就想要明白仙界可否有戒律。
  对此,卫铿没去管她。
  高原区——这里是铁锈区域,当年西经联大建设时,是在此地留下了大量的基础设施的。虽然在寰宇大战后的萧条下出现了经济萎缩,但是不代表变回了先前一穷二白的状态。
  一些已经建设好的资产,神州内的商私集团可不会让其废弃,例如农业仍在运作。
  高原区域上个世纪的灌溉设施、大棚体系,让农作物在充沛的光照下吸收着东部工厂管道中输送的二氧化碳,使得这里至今是神州西南和西北最重要的果蔬等各种农产品的输送地。
  而高原的地热电站,也在高压电网上为周边供应能源,而且每年经过技术改进,生产规模还在逐年提高。
  ……
  只是高原区大量的民用设施不再更新了,以至于留不住人。
  例如:这里的网络设施仍然是当年的4g级别的网络,只能在平板电子设备上刷一刷视频,无法像东部地区那样戴上vr眼镜,进行立体场景交互。
  同样,住房也都是上个世纪的老房子。虽然够用,热暖、电气插座都有,但是没有自动化智能的改造。七十平方米的房子,用的没有东部五十平方米的宽敞。
  东部房子,床是可以直接抬升到房顶,挪移空间的。不需要电视,而是客厅天花板上挂着花瓣罩子收拢,居住者可以在罩中享受投影视觉。
  由于大量的家具都可以上抬,并且落下隔尘罩,使得扫地板很轻松,清洁变得很轻松。这使得东部早已经普及家政服务(帮宅男打扫卫生的),而在高原区却得自己动手。
  消费主义的服务业发展是多余的,但是公共服务业,例如快递、外卖、家政、托儿所,都能最有效地节省社会人口的业余时间损耗,当产业工人的日常琐碎的时间减少,也就变相地带动了经济竞争力。
  高原区在这几十年来落败了。一点点劣势,更是因为当地治理的慢节奏,劣势会不断积累,放大。
  “损不足而补有余,就是人之道”,以至于几十年来,高原区回归到了最基础的能源业和农业。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