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 第22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势力最核心的管理阶层,就那么去北边?统伐区高层每一个个体都是惴惴不安的。
  但是中心迁徙,同样是东方大一统过程中必然要践行的历史责任。
  反面教材:罗马帝国漫长的统治期中,重心都是在地中海,后世最发达的法国西班牙比利时这些西欧国家地区,罗马名义上占据了,却都缺乏精细化开发,连深耕科技都没点出来。
  ……
  在统伐区内,随着中心迁移的话题出现在报纸上,
  立刻激起了相当大的阻力。不过随着事态发展,也引起了相当一部分的人支持。
  比如船员派大部分人一开始是中立派,但发现阻力背后是庞大的粤地本土派,立刻转为支持迁徙派!
  这次孙向阳表现出了一位最高领导者的决断:统伐大业,必须要舍弃瓶瓶罐罐,最高权力,掌握在无产派系的手里。
  ……
  这背后还有一个简单的政治逻辑。
  船员派虽然还把持着统伐区很重要的中心权利,但在目前本土地区的人员大量成才的情况下,统伐区的船员派在建制体系中已经是少数派。
  现在如果让粤地的集团,成功抱团反对迁都,那么明天就会形成相当强的粤地乡土力量,开始挑战现在的委员会。
  而压制粤地集团,将反对派流放赣、闽、湘等地是最下乘的方法。
  三国董卓把反对派分到地方上做刺史,很快就给自己整出来一个十八路反董联盟。
  而直接占据大义,把中心带出粤地本土势力的优势区域,届时空出来的建制将由各区域俊杰们填补,自然而然会重掌话语权。
  ……
  在大礼堂的统伐区最高委员会演讲中,
  孙向阳画了一连串点:“必须向北,而且日后这样的事情不会只有一次。”
  长沙,武汉,郑州,然后向西,目标西安。
  他的金属教鞭一路向北,最终指向了旧地图上河北燕地那颗最重要的红星。
  孙向阳的语气相当激昂。船员派因为同一条船上有遵守纪律的先河,所有船员派委员全部投了赞成票。而除此之外,基因修改者们也大部分投了赞成票,甚至粤地本土派系中也不完全是“留都派系”。
  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赞成迁都,因为他们在接受开蒙时,对引导者高级心灵语言描述的“春花,夏炎,秋金,冬雪的四季时令”以及“西部青石裸露头顶白雪,黄水白浪穿礁而过的大好山河”充满着向往。
  青年人们最在意的浪漫就是,天地无牢笼,视角随着步伐延展。
  ……
  这个迁都过程中,卫铿的态度是什么?
  卫老爷没有明确的语言表态,但是自我集群已经大规模填入北方,开始修建道路和能源基站。
  卫铿:“这些基础已经打好了,你们不过来组织,那我自己将就着组织吧。”
  ……
  9月13号,当最新的文件下达后,卫铿这边是双手拥护委员会的决策。
  而卫铿的态度,也成为使“留都派”放弃抵抗的最后一座泰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