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115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连赵顼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会弄得自己的恩赏变得廉价,那文彦博他们能相信吗?
  这里面定有猫腻。
  因为这种事在他们看来,实在是太过渺小,就不值一提,真的就一张纸而已,王安石将这纸纳为贡品,文彦博都没有说话,就不是很在意,但张斐又弄得这么声势浩大,这很难不引人猜想。
  这背后肯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啊!
  富弼道:“我也问过他这个问题,但是他认为技术,才是国家财富增长的关键,在他看来,这并非是小事,故此他才会去恳求官家拟写这道法案。”
  文彦博笑问道:“这又能增加多少财富?”
  富弼道:“这就不得而知,但是他拿出水稻栽种技术为例,确实也有他的道理所在。”
  文彦博实在是难以理解,道:“富公有何打算?”
  富弼道:“这只是一件小事,且又是官家亲自下旨,若是耽搁太久,可能都会引起官家的不快,导致因小失大,故此我会尽量让这法案快速通过的。”
  他们心里非常清楚,皇帝做出很大的让步,但别给脸不要脸,这种法案,他们自己都认为不值一提,要是还说三道四,就真的有些蹬鼻子上脸。
  户部。
  “不过就是一张纸而已,他们竟然都要阻止。我看他们分明就是想给我们一点颜色看看,让我们知道,这朝堂之上是谁说了算。”
  邓绾很是气愤地向王安石说道。
  一旁的薛向却道:“我倒是以为这是一个机会。”
  邓绾问道:“什么机会?”
  薛向道:“其实张三所言,与相公的理念是不谋而合,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将此说法,也纳入相公的理念,继续革新变法。
  例如,谁来执行这激励法,肯定不是检察院或者皇庭,他们无权管这事,这应该是属于户部的职权,我们可以让户部或者工部成立一个官署来专门执行这激励法,从而将此事与相公理念融为一体。”
  邓绾听罢,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道:“三司使,你在说甚么,他们是在欺负人,而你却要选择妥协,如果我们户部连一张纸都决定不了,我们还能够决定什么,这个官署又有何意义?”
  薛向道:“这是官家亲自下达的旨意,朝堂之上,是官家说的算,这不算是丢人。”
  邓绾道:“但那只是因为我们没有争取,才让张三讨得便宜,如今朝中很多人。”
  “行了。”
  王安石打断了邓绾的话,又道:“既然官家都已经下达旨意,那就不要再说了,下回我们注意一些就是,反正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邓绾兀自不爽,闷不吭声。
  这事是他发起的,之前也得到王安石和薛向的认同,结果张斐一回来,全都变了,他觉得很没面子啊!
  出得户部,王安石便向薛向道:“你方才说得很对,不管有没有用,若将此说法拿过来,多少能够获得工匠和商人的支持,这不是什么坏事。”
  薛向道:“但是这邓侍郎目光短浅,根本就看不懂当下的局势。”
  他现在看邓绾,是愈发不爽,天天就知道斗来斗去,问题是如今人家也没要跟你斗啊!
  王安石道:“过些时候,吉甫就回来了,你就别跟他去计较。”
  虽然他在半年前,就写信给吕惠卿,但是吕惠卿是担任河北转运司,他得将手头上的事,全部处理完,才能够回来复命,至少也得等到年末,或者明年年初。
  很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