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1135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三司使解释过,滥发税币,朝廷也会受到损失的,但如果朝廷发放数倍于税入的税币,百姓能够缴纳的税币就只有那么多,那么留在手里税币的价值,必然是会大跌。”
  苏轼听得是直点头。
  薛向回答道:“既然是税币,那么自然是与税有关,方才我就已经说过,以前百姓是用丝绸、粮食交税,朝廷再将这些发给官员,如今只是变成朝廷发税币给官员,官员去跟百姓购买,百姓获得税币再交给朝廷。”
  张斐问道:“所以说,朝廷是收多少税,就可以发行多少税币?”
  薛向摇摇头道:“并非是这么简单,税入只是税币的保障,而方才张检控所言的那种情况,等于是破坏了这个保障,朝廷当然不会发行这么多税币。但具体发多少,并非是根据税入去发,而是根据民间对钱币的需求和商业的发展。
  也正如在下方才所言,此番发行税币的起因,就是因为钱荒,而钱荒也一直困扰着我朝,且有着诸多危害。
  我们这么做是为求帮助百姓,同时为国家节省损耗,正如王相公提到的理念,就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王安石微微一笑,这马屁有些水平,他很喜欢。
  司马光他们则是直翻白眼,真是狗改不了吃屎,在他们看来,这马屁过于生硬啊!
  又听薛向继续说道:“另外,根据我对河中府的观察,适当发行一些盐钞,是可以促进商业发展的,但是过多的话,即便没有张检控说得那么多,但也会影响到税币的信誉,以及商业的发展。
  所以,当坊间缺乏货币的时候,我们就会多发一点,而当坊间不缺税币的时候,我们就会少发一点,甚至于不发,而当商业发展不利的时候,我们甚至会用钱币收购税币。”
  “这听着很是复杂。”
  张斐道:“关于百姓对钱币是否有需求,这个或许能够观察得到,比如现在出现的钱荒,就代表着百姓缺乏钱币,但是我想知道的是,三司如何去判断该发行多少?又该购回多少?”
  薛向迟疑少许,道:“不瞒张检控,其实我们三司目前也都在摸索中,尚未找到一个准确的计算方法。”
  张斐道:“所以三司现在公布的三百二十万贯,就只是三司使的幸运数吗?”
  “哈哈!”
  此话一出,顿时引发一阵哄然大笑,原本严肃的氛围,瞬间荡然无存。
  就连赵顼也是一阵短暂的错愕后,旋即是苦笑地直摇头。
  “肃静!”
  许遵狠狠地敲了几槌,又向张斐道:“张检控,请注意你的言辞,这可不是在庭审。”
  赵抃立刻偏头看向许遵。
  什么意思?
  在皇庭就可以这般轻佻。
  许遵也反应过来,忙补充一句:“庭审也不能这样。”
  目光中透着威严,小子,你这是在坑你岳父,老夫才是名义上的主持人啊!
  张斐低声道:“我没开玩笑,他前面说得那么信心满满,结果连个计算法都没有,我必须得讽刺他几句,我们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赵抃点点头道:“言之有理。”
  许遵见赵抃都这么说了,自然也就不多说了。
  “无妨!无妨!张检控有此困惑,也在情理之中。”
  薛向不但不生气,反而主动开口为张斐解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