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97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程昉强烈这么干,甚至以辞呈威胁,再加上王安石也极其支持,他也没有主见,毕竟那时候公检法都还是雏形,他又被架在上面,不能轻易收手。
  而如今他是下定决心,不能再怎么下去,这么搞下去,多少钱多少人都不够用。
  周革下去之后,王巩又传洺州通判刘恩出席。
  张斐先是照例询问,是代表自己,还是代表州府,刘恩表示自己是代表洺州前来作证的。
  “根据我们检察院所查,洺州是曾官员说当地百姓是乐于徭役,不知是否?”
  张斐问道。
  话音未落,外围就响起嘘声。
  乐于徭役?
  这得多不要脸才说出这种话来。
  “肃静!”
  许遵敲槌,呵斥道。
  庭警也立刻举起肃静的木牌。
  等到嘘声消散后,刘恩点头道:“是的,开漳河,洺州就调遣一万徭役前去相助。”
  张斐道:“刘通判方才可有听到那些嘘声?”
  “有。”
  刘恩立刻道:“但他们并不知实情。”
  张斐笑问道:“我也不知,刘通判可否详细说说。”
  刘恩立刻道:“在未改河道之前,洺州百姓是饱受水患,经过程都监治理后,洺州百姓不但免于水患,而且干枯的河道,又在程都监督促下,放淤、灌淤,这些河道已经变成数万顷良田,供百姓耕种,百姓自然乐于徭役。”
  适才还十分萎靡的王安石、吕惠卿不禁精神一振。
  韩琦小声道:“这小子还真是不拉偏架,这边打一棒子,那边就赶紧送上一颗大枣。”
  富弼道:“别说打一棒子,就打死又如何?问题得不到解决,也将毫无意义。”
  韩琦点了下头,对此也是深表认同。
  他们这把年纪,对于党争是极其厌恶,历史上他们虽然反对新法,但也是用敬而远之来表达,而非向年轻时,与王安石斗得天翻地覆。
  因为他们发现,斗下去是毫无意义的,是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张斐问道:“你方才也应该听到周副使他们所言?”
  刘恩点点头。
  张斐道:“对此刘通判怎么看?”
  刘恩道:“这我不好说,但是对于洺州,是利大于弊,因为洺州百姓常年饱受水患,他们非常渴望得到治理,但是光凭洺州一己之力,又几乎做不到,需要河北各州县齐心协力,可之前大家都是自扫门前雪,直到成立制置河防水利司,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善,我们洺州多数官员都非常支持程都监。”
  顿时有不少官员嗤之以鼻,你这说的难道就不是自扫门前雪吗?
  但也不少官员点点头,表示认同,凡事也不能只看一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