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90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安石今早就料到司马光是怎样一副嘴脸,不紧不慢道:“这是特殊官署,亦可认为是事业官署,而非是具有职权的官署,也不会不准他人做这买卖,大家凭只实力竞争。”
  文彦博纳闷道:“就算没有权力,可谁能争得过朝廷?”
  王安石道:“那些医术高明者,便争得过朝廷的医院,大家只是凭本事盈利。”
  吕公著问道:“那若是这特殊官署争不过?”
  王安石道:“争不过就证明那些寄禄官无能,到时再裁掉他们,也会让人心服口服。”
  吕公著皱了皱眉头,那神情好似说,真的吗?
  王安石又道:“而且由朝廷开办医院,也能够打击民间那些欺世盗名,贩卖假药的郎中,这些人赚不到钱,那是理所当然,故此此举不但可以整顿这一行业,同时还能有利于百姓,让百姓支付同样的钱,却能得到更好的医治。”
  赵顼饶有兴趣地点点头道:“卿言之有理啊!”
  他早就知道,不然的话,他也不太敢真动用这债务重组,这种事得前进一步,然后退半步。
  赵抃又道:“可那些寄禄官不见得会医术?”
  王安石道:“当然是招那些会的,此外,还有学院,还可以建办邸报院,这些都是可以盈利的。”
  文彦博立刻道:“民间学院已经不少,而且安置了不少落榜学子,倘若朝廷置办学院,这不是夺了他们的生路吗?必然会引起天下学子的怨言。”
  这宋朝文化太过繁荣,且土地兼并严重,这都导致读书人非常多,即便宋朝录取很多,每年都在扩招,但远远不够,还是有很大一部分考生落榜,如何安置这些落榜考生,宋朝也是头大。
  毕竟宋朝的祖宗之法,就是要优待读书人。
  故此,宋朝鼓励民间开办学院,并且给予土地,亦或者给予免税政策。
  学院置办的土地,其实也是免税的。
  很多落榜学子,就回家教书育人,在宋朝,乡学是非常发达的,读书人不当官,就只能教书,别的活,他们也不愿意干。
  王安石笑道:“文公请放心,这一点我也考虑到,当下学院教得是什么学问?”
  文彦博道:“当然是儒学。”
  言下之意,还能教什么?
  王安石笑道:“我这事业学院是什么都教,就唯独不教儒学,如此一来,就不会与他们发生冲突。”
  文彦博直接笑了,“你不教儒学,谁会去学?”
  王安石道:“年轻人学习儒学,主要目的还是为求科考,但每年赴京的考生,都只是各地的天才,可见这大多数人,还是考不上的。而这些落榜学子,是难以凭借儒学维持生计。
  我这学院就专门教律学、算学、农学,医学,甚至于一些奇技淫巧,等可获利之学,我相信这种学问,是能够吸引更多人愿意花钱来学,因为你学了,那就可以赚钱。”
  获利之学?
  嗯。
  这非常符合王安石的风格。
  无人想到,其实这也是张斐出得主意。
  司马光也不管在哪里,当即就鄙夷道:“王介甫,我们同读圣贤之书,为何你就如此不同?”
  王安石呵呵笑道:“这不都是让你给逼得么,你就只知道债务重组,不关心那些寄禄官,你还不准我帮他们考虑生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