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82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家齐齐点头。
  张斐道:“方才我们已经说明,是得以水为主,还是以瓶为主?”
  “瓶。”
  “而瓶代表着什么?”
  “法制之法。”
  “不错,所以法制之法的一大关键,就是让大家都能看清楚这个瓶子。”
  张斐道:“这就是为什么,皇庭一直追求公开审判,即便冷得是笔都拿不起,就是为了让大家看到这个瓶子,这公理自在人心,故此在众目睽睽之下,是能够弥补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一些弊端。”
  这一番话也赢得范镇、苏辙、吕公孺的点头认同。
  简单来说,就是用透明的制度,去弥补不透明的法律。
  其实作为来自千年后的律师,当然是希望杜绝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现象,这是大部分法律界人士所追求的,但往往抛开现实去谈理想,那等于就是在耍流氓。
  你认为的好不一定适合大家,而你认为的坏也许非常适合大家。
  在律法界,这个人理想是不能凌驾共识之上,而共识往往又是基于现实的需求。
  张斐是律师出身,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说来也讽刺,他现在的那些家国天下的理想,多半还是被许芷倩所感染,他以前的理想就只是胜诉和赚钱,非常肤浅。
  他虽然也不喜欢什么“不应得为”等口袋罪,但他也不赞成去废除这些口袋罪。
  因为只要你敢废除,那街上的泼皮无赖,必将会与日俱增,而皇庭所有的精力都会放在这上面,说不定还处理不好。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是有它的道理和价值所在,尤其是在一个司法欠缺的时代。
  “所以,这堂课的内容,就是要让你们记住这个瓶子。”
  说着,张斐又偏头看向李四。
  只见李四立刻领着三个仆人来到课堂上,只见他们人手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与张斐手中一模一样的小瓶子。
  张斐笑道:“今日是老师第一天跟他们上课,所以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就是这个宝瓶,一人一个,放在自己案前,用来时刻提醒着自己。”
  这份礼物,可真是非常别致啊!
  但也是一个大惊喜。
  学生们齐声道:“多谢老师。”
  第六百一十六章 掌舵人
  “下课!”
  在将瓶子发给学生后,张斐便宣布下课。
  方才那个叫做沈青的学生是满怀期待地问道:“老师,你还会来跟我们上课么?”
  张斐点点头道:“最近我会经常来,因为你们的四位小老师这些天会比较忙。”
  此话一出,一众学生都非常激动、兴奋。
  这种课上着可真是太有趣,就没有一个打瞌睡的,全程都是处于亢奋状态,因为张斐一直在问他们问题,根本就没有发呆的时间,不像以前上课,拿着书,摇着头,一边瞌睡,一边念。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