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696节(2 / 4)
“那你就是光顾着听,而没有动脑子。”
张斐摇摇头,又道:“在上午的审理中,我最为关注的是三个问题,其一,朝廷的决策;其二,两国当时的状态;其三,也就是绥州的战略地位。”
几人同时点点头,但眼中却是充满着疑惑。
确实!
除了陆诜、种谔对过程的阐述外,其余审理,都是围绕着这三个问题在进行。
但他们也疑惑,这三个问题,到底又能说明什么。
张斐又继续解释道:“首先,朝廷的决策,这是最为关键的,你们之后若遇到此类案件,一定要先确定这一点。
因为打与不打,是绝对不能让武将来决定,必然是由朝廷决策,如果让武将来决定,他们会给你打到天荒地老,因为武将考虑的只有胜负,且仅限于局部。但是国家需要考虑的是财政,是民生,以及考虑全局,而不是某一个战场,或者某一个敌人。
如果朝廷从一开始就是否决整个诱降任务,此案就没有审得必要,再大的胜利,也是不允许的,因为这肯定会伤害君主的利益,同时也有可能会伤害到国家利益。
但是目前来说,这一点尚不明确,故此就需要引入第二点,也就是两国当时的状态,这是一个相对客观的证据,因为在这一点上,是很难去隐瞒的,方才无论文武,都是认为处于非战非和的状态,如果两国是处于和平状态,就必须要朝廷绝对明确的决策,才能够出兵。
但目前来说,这一点也尚不明确。
至于绥州的战略地位,主要就是考量此战利益,对于国家利益越大,必然是会影响到最终判决。以及这也是从侧面去判断,种副使的行为,图得到底是什么?武将渴望立功,这是人之常情,但贪功显然就是指不顾全大局。
种副使此番出兵,究竟是立功为先,还是以国家利益为先,这也是我们必须要查证的,这也是今天下午,主要要涉及到问题。”
这一番解释下来,蔡卞等人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上午那番看似零散的审问,在他们的脑海中开始汇聚在一起,思路突然变得无比清晰起来。
“学生受教了,多谢老师。”
四人是激动地向张斐拱手道。
内心是澎湃的,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对于这种案件,是完全没有头绪,也不知道该如何审理。
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判断对与错,判决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
之前他们只是从司法公正的角度去看此案,但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现在,他们明白,该如何去思考这一类案件,以及该考虑到那些关键因素。
张斐笑道:“你们虽然懂得法制之法的理念,但还不懂如何将法制之法理念融入具体案例中,这也是带来你们来此的原因,也是你们重点要学习的内容。”
第五百二十五章 文武与法(十)
草草填了填肚子,贵宾们又回到皇庭里面去休息,便饭不给就罢了,要是还不让休息,那就真心说不过去了。
张斐当然也不敢做得这么绝,休息可不要什么经费。
不过也没有谁在午睡,毕竟这些官员也难得齐聚一堂,自然得抓紧时间叙叙旧,不过话题还是围绕着这场官司。
这种审理方式,是他们从未见过的,以前如这种案子,说白了,也就是权力上的角力,当初为何要处罚种谔,不就是如郑獬所言,朝中官员对于种谔的行为,非常愤怒,而赵顼又只是刚刚上位,也不敢得罪大臣,于是下令罢免种谔的官职,连带薛向也一同受到惩罚。
但之后为什么种谔又能官复原职,其原因也在于赵顼执意提拔,没有任何理由,就是凭借皇权。
本质上,还是皇权与臣权之争。
但是今日不同,至少目前为止,完完全全是以此案过程、背景为主,没有涉及到任何权力。
不管是郭逵,还是郑獬,都只是在上面阐述事实,与他们的地位和权力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返回顶部↑
张斐摇摇头,又道:“在上午的审理中,我最为关注的是三个问题,其一,朝廷的决策;其二,两国当时的状态;其三,也就是绥州的战略地位。”
几人同时点点头,但眼中却是充满着疑惑。
确实!
除了陆诜、种谔对过程的阐述外,其余审理,都是围绕着这三个问题在进行。
但他们也疑惑,这三个问题,到底又能说明什么。
张斐又继续解释道:“首先,朝廷的决策,这是最为关键的,你们之后若遇到此类案件,一定要先确定这一点。
因为打与不打,是绝对不能让武将来决定,必然是由朝廷决策,如果让武将来决定,他们会给你打到天荒地老,因为武将考虑的只有胜负,且仅限于局部。但是国家需要考虑的是财政,是民生,以及考虑全局,而不是某一个战场,或者某一个敌人。
如果朝廷从一开始就是否决整个诱降任务,此案就没有审得必要,再大的胜利,也是不允许的,因为这肯定会伤害君主的利益,同时也有可能会伤害到国家利益。
但是目前来说,这一点尚不明确,故此就需要引入第二点,也就是两国当时的状态,这是一个相对客观的证据,因为在这一点上,是很难去隐瞒的,方才无论文武,都是认为处于非战非和的状态,如果两国是处于和平状态,就必须要朝廷绝对明确的决策,才能够出兵。
但目前来说,这一点也尚不明确。
至于绥州的战略地位,主要就是考量此战利益,对于国家利益越大,必然是会影响到最终判决。以及这也是从侧面去判断,种副使的行为,图得到底是什么?武将渴望立功,这是人之常情,但贪功显然就是指不顾全大局。
种副使此番出兵,究竟是立功为先,还是以国家利益为先,这也是我们必须要查证的,这也是今天下午,主要要涉及到问题。”
这一番解释下来,蔡卞等人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上午那番看似零散的审问,在他们的脑海中开始汇聚在一起,思路突然变得无比清晰起来。
“学生受教了,多谢老师。”
四人是激动地向张斐拱手道。
内心是澎湃的,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对于这种案件,是完全没有头绪,也不知道该如何审理。
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判断对与错,判决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
之前他们只是从司法公正的角度去看此案,但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现在,他们明白,该如何去思考这一类案件,以及该考虑到那些关键因素。
张斐笑道:“你们虽然懂得法制之法的理念,但还不懂如何将法制之法理念融入具体案例中,这也是带来你们来此的原因,也是你们重点要学习的内容。”
第五百二十五章 文武与法(十)
草草填了填肚子,贵宾们又回到皇庭里面去休息,便饭不给就罢了,要是还不让休息,那就真心说不过去了。
张斐当然也不敢做得这么绝,休息可不要什么经费。
不过也没有谁在午睡,毕竟这些官员也难得齐聚一堂,自然得抓紧时间叙叙旧,不过话题还是围绕着这场官司。
这种审理方式,是他们从未见过的,以前如这种案子,说白了,也就是权力上的角力,当初为何要处罚种谔,不就是如郑獬所言,朝中官员对于种谔的行为,非常愤怒,而赵顼又只是刚刚上位,也不敢得罪大臣,于是下令罢免种谔的官职,连带薛向也一同受到惩罚。
但之后为什么种谔又能官复原职,其原因也在于赵顼执意提拔,没有任何理由,就是凭借皇权。
本质上,还是皇权与臣权之争。
但是今日不同,至少目前为止,完完全全是以此案过程、背景为主,没有涉及到任何权力。
不管是郭逵,还是郑獬,都只是在上面阐述事实,与他们的地位和权力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