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67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语气显然是不服,这么温和的司法,可真是头回见啊!
  张斐微微一笑,然后低头仔细看了看桌上的文案,抬头问道:“根据我们所查得知,原告所指控盐钞价值发生变化的这一段时日,正好何盐监在主管此事,不知是否?”
  何春林点点头。
  张斐突然将一张盐钞递给李四。
  李四立刻将盐钞送到何春林手中。
  张斐问道:“何盐监方才也应该听到对方地询问,本庭长现在想知道的是,何盐监手中的盐钞,目前能够从盐池中换取多少盐?”
  何春林瞅了眼那盐钞,稍显尴尬道:“一百二十斤左右。”
  虽然与他关系不大,但回答这种问题,还是有些难受的。
  张斐又问道:“不知官府所定的量是多少?”
  何春林道:“两百斤。”
  “也就是说根据官府的规定,你手中的盐钞应该是可以换取两百斤盐。”
  “是是的。”
  “一直都是如此吗?官府可有发表告示,重新规定这盐钞所兑换盐量。”
  “没有!”
  何春林摇摇头。
  张斐问道:“请问何盐监,本庭长应该如何理解这个问题,既然朝廷没有更改盐钞的换盐量,为什么会出现原本价值两百斤的盐钞,只能兑换一百二十斤。”
  何春林道:“我们也是根据上面的吩咐办事。”
  张斐道:“上面的吩咐是指?”
  何春林道:“就是上一任解盐使,也就是如今薛发运使。”
  张斐道:“但是我方才问何盐监,朝廷可有下过公文,何盐监说没有,如今何盐监又说这是薛发运使的吩咐,本庭长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是薛发运使个人的命令。”
  何春林点点头。
  张斐问道:“解盐使有这个权力吗?”
  何春林摇摇头道:“这我也不大清楚。”
  张斐沉吟少许,又问道:“那在之前也是这般做的吗?”
  何春林道:“此法是源于嘉佑年间,乃当时的河中府提刑范祥所创,只那之后,每年所发行的盐钞一直都维持在一百六十六万贯左右,是后来薛发运使来了之后,每年所发行的盐钞,才开始超出这个数额。”
  其实他在薛向手下做事多年,这交情是有得,但他不敢为薛向隐瞒这事,因为边上还坐着监察御史的,这些官员到处在找薛向的把柄。
  张斐道:“所以盐钞面值的变化,是因为超发盐钞所导致的。”
  何春林点点头。
  张斐问道:“不知当时为何要打破范提刑所定下的规则?”
  何春林立刻道:“这其实也与那些商人有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