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61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导致当时一出手,马上就变成三十文钱,也足见它不是跟钱币挂钩。
  而百姓又必须换盐钞才能够买到盐,这盐的价格,他们控制不了,但是可以控制盐钞的价格。
  只要将盐钞的价格给炒上去,百姓换不到盐,这个政策就失败了。
  反正他们手中现在握有大量的钱币,于是他们开始用钱币去抢购市场的盐钞。
  就是那么恰恰好,司农寺方面也在低调地执行平仓法,开始大规模收购价格较低粮食和一些货物。
  目前钱币的价格还是居高不下,货物价格相对是比较便宜的。
  双方同时出手,这钱币就如洪流一般,涌入市场。
  其实市场上是缺乏货币的,但问题这一下子来的太多,双重夹击,放眼望去,好像全是钱币。
  这直接导致钱币的价格开始下跌,货物的价格开始上涨,其实也不能说是上涨,只是回到之前的水平,并没有说出现大幅度的上涨。
  而原因就在于,就是钱币就投入到盐钞里面去了。
  那么盐钞的价格非常恐怖,直接就涨到六十文钱。
  这可是将皇家警察给气疯了,要等等再出手,这不得赚疯了吗?
  他们可是以二十五文钱的工薪抵扣的,以三十文钱出手的,这要是等到现在再出手,一张盐钞就赚三十五文钱。
  肠子都给悔青了。
  一艘小舟沿着汴河大街,自西往东,顺流而下。
  舟上站着一个年轻男子,正是张斐,看着汴河大街那繁荣的景象,他微微一线,又偏头看向身旁的李豹,“现在盐钞的价格多少了?”
  李豹道:“已经稳定在六十文钱了。”
  张斐呵呵笑道:“那咱们就以五十八文钱的价格,抛售官家手中的盐钞。”
  李豹好奇道:“为何不以六十文钱的价格出售?”
  张斐道:“留给我们的时辰已经不多了,故此咱们要快点出售,一斤盐赚就四十文钱,你还想怎样。”
  司农寺的钱,都拿去收购官盐,私盐则是官家自己出的钱,因为三司是不可能掏这钱的,当时皇帝是以十八文钱的价格收购那些私盐,内库是内库,中央是中央财政。
  官家是将这些私盐又出售朝廷,变成官盐,但是司农寺方面支付的则是盐钞,司农寺根本拿不出钱买下这些私盐。
  这部分盐钞还握在皇帝手中的。
  当时张斐在笑着说,皇帝要不愿意出这钱,我来出也行,玩金融战,还允许搞这种暗箱操作,简直死赚,不可能亏本的。
  皇帝开始暗中在各县抛售手中的盐钞。
  反正有傻逼接盘。
  相国寺。
  “住持,我们得赶紧收手。”
  鲁斌焦虑地向住持方丈慧明劝说道:“如今市面上又出现不少新得盐钞,这或许是一个无底洞。”
  慧明问道:“朝廷发这么多盐钞出来,哪有这么多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