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56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宗室制度跟恩荫制度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大家同属统治阶级,只能你多一点,我少一点,但不能你有,我没有。
  你家亲戚都能享受福利,那我们儿子享受一点福利,这不过分吧。
  反之,如果宗室福利减少,皇帝肯定也会削弱恩荫制度。
  这是必然得。
  “确实!”
  张斐点点头,又道:“其实这钱还是小事,关键这会令人丧失进取之心,使得国家官员虽多,却无可用之才,而真正有能力的人,又得不到应有的机会。”
  “说得好!”赵顼点点头,又道:“不过你法制之法,又让朕看到希望。你应该知晓那五服制罪?”
  张斐摇摇头道:“不知道。”
  赵顼惊讶道:“你身为珥笔,你不知道此罪名?”
  张斐很是尴尬道:“我一般都是需要的时候,再去看看宋刑统。”
  “你连背书都不会吗?”赵顼也觉得太离谱了。
  你一代宗师,连这么有名的罪名都不知道。
  张斐小声道:“可以查阅,我为什么要背。”
  “?”
  赵顼无语地摇摇头,又解释道:“亲属相犯,以卑犯尊者,处罚重于常人,这关系越亲,处罚就越重;若以尊犯卑,则处罚轻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轻。之所以这么规定,就是你所言的礼法合一。
  但是你的法制之法,是要将礼法分离,礼只是作为参考,如此一来,将会削弱礼制,朕就有机会对宗室进行改革。”
  这礼法合一,就是宗室改革最大的拦路石,他们反对的时候,肯定不能将恩荫制度,讲得还是道理。
  这礼法礼法,其实就是礼教治国,那十恶之罪,全部是脱胎于礼教。
  虽然有出五服的规定,但是在司马光、欧阳修这些礼教派看来,皇室应该做出表率,是要超额去遵守礼制,下面的人,才会去遵守礼制。
  皇室就应该做得更好。
  但是法制之法的出现,让赵顼看到希望的曙光,根据法制之法,法是必须要遵守的,而礼只是作为参考。
  这就给他提供宗室改革的理由。
  张斐思索片刻,道:“我绝对支持官家这么做,这种厚禄制度,不但会增添国家负担,同时还会令宗室丧失进取之心,那些家道中落的大家族,不都是因为子孙后代贪图享乐吗。”
  赵顼点点头:“朕正是这般想的,朕也经常鼓励他们去参加科考,甚至于去经商也好,但是收效甚微啊!”
  能躺着吃饭,谁特么愿意努力啊!
  赵顼又道:“而此次募役法已经触犯到宗室的利益,虽然宗室不在其内,但是他们的许多亲戚多半都被算在里面。而据朕所知,他们将许多田地就寄放在亲戚家或者自己仆人家里。故此朕希望借此事,敲开宗室改革的大门,同时也能够彰显朕变法的决心。”
  老子直接拿自家人开刀,就问你们怕不怕。
  在赵顼看来,这一石二鸟之计。
  张斐略显犹豫道:“但不管是王学士,还是司马学士,都曾叮嘱过我,让我别做过头去了,以免树敌太多,得不偿失。”
  “这就是朕找你来的原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