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548节(2 / 4)
又或者说有嗷嗷待哺的小孩,又或者他曾因上阵杀敌,保家卫国,导致身有残疾,家境贫寒。
富公在税法下面,添加这些条件,司法官员在审案的时候,可以去参考这些条件,然后给予宽松的处理,甚至于直接免除他的税收。”
富弼眼中一亮,又问道:“只是参考吗?”
张斐点点头道:“只是参考,而非是硬性标准,如此才能够保持律法的弹性,朝廷既可以保证法律权威,又可以做到律法不外乎人情。”
许多条例,是不能定死的,不然的话,在一些特殊案件上,怎么判都是错的。
富弼疑虑道:“若只是参考的话,那就全由官员定夺。”
张斐道:“具体执法,到底还是得依靠官员,保持律法的弹性,只是确保官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不同的判决,当然,官员也可能给出非常糟糕判决,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法律从来就不是完美的。
不过,这也给予珥笔争讼提供了帮助,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的话,这官司就没法打,但如果有得话,珥笔就能够以此来帮助百姓减轻罪名。”
“原来如此。”
富弼点点头,又道:“但这很依赖珥笔,普通百姓连税都交不上,又如何请得起珥笔争讼?”
“这就依赖法援署的建立。”
“法援署都是无偿的,又会有多少人愿意去?”
“如果朝廷与我们这些书铺,都必须从法援署招人,比如说要想进入检察院,首先就得看你在法援署的成绩,又比如说想来我们汴京律师事务所,也得拿出法援署的成绩。如此一来,很多这方面的天才,就都会愿意去法援署,并且尽力为百姓打官司。
而我们这些大书铺也都愿意出钱捐助法援署,因为这将为我们提供人才,不过朝廷也需要拨一点点钱,至少确保法援署的珥笔不会饿肚子。
养十个法援署的珥笔的支出,是远低于养一个司法官员的。但是这十个珥笔所能起到的作用,又是要远高于一个司法官员,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支出。”
第四百零九章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不错。”
富弼点点头,若有所思道:“我早就想到,你的法制之法与当下的司法改革是一套的,缺一不可。不过,正如在你的课堂上,我总觉得自己已经想明白了,但在立法时,又常常感到困惑。如今听你这么一说,又觉非常简单,我不应该想不到。”
张斐笑道:“或许富公是习惯于德主刑辅的思维,在税收这一问题上,富公首先考虑的是道德问题,故而陷入困惑中,明明道理是在自己这边,但却又难以实现。这也是德主刑辅的主要问题所在。
因为道德需要的是自我修养,需要父母以身作则,需要老师的教育,需要岁月的积累,而刑罚主要是强迫性的,强迫别人去遵守道德,结果也必然是造就一大群伪君子。
他们内心不是这么想的,但他们表面上也得这么做,只有刑罚的强迫性,故此会出现许多伪君子,但他们也只是被迫成为伪君子。”
“原来如此。”
富弼、许遵是异口同声道。
朝中充斥着大量的伪君子,他们也是知道的,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德主刑辅这个思想在中间起到什么作用。
张斐又继续言道:“但是德主法辅就不一样,每个人都只需要遵守一个较低的标准,这无关道德,只是伱的美德可能会让你有好报的。
就说这税收问题,其实交不交税,也许跟是否赡养老人是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么立法只是为了给官府一个宽容对待百姓的理由,也算是一种激励。
法律只能引导人们去遵守道德,但不能逼迫被人去遵守道德,如果这是能够逼迫的,那孔子也就不会强调教化。”
富弼呵呵笑道:“我就知道你还藏了许多东西,你还是应该继续去上课。”
张斐苦笑道:“其实这理念我在课堂上都是讲过的,只不过!” ↑返回顶部↑
富公在税法下面,添加这些条件,司法官员在审案的时候,可以去参考这些条件,然后给予宽松的处理,甚至于直接免除他的税收。”
富弼眼中一亮,又问道:“只是参考吗?”
张斐点点头道:“只是参考,而非是硬性标准,如此才能够保持律法的弹性,朝廷既可以保证法律权威,又可以做到律法不外乎人情。”
许多条例,是不能定死的,不然的话,在一些特殊案件上,怎么判都是错的。
富弼疑虑道:“若只是参考的话,那就全由官员定夺。”
张斐道:“具体执法,到底还是得依靠官员,保持律法的弹性,只是确保官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不同的判决,当然,官员也可能给出非常糟糕判决,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法律从来就不是完美的。
不过,这也给予珥笔争讼提供了帮助,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的话,这官司就没法打,但如果有得话,珥笔就能够以此来帮助百姓减轻罪名。”
“原来如此。”
富弼点点头,又道:“但这很依赖珥笔,普通百姓连税都交不上,又如何请得起珥笔争讼?”
“这就依赖法援署的建立。”
“法援署都是无偿的,又会有多少人愿意去?”
“如果朝廷与我们这些书铺,都必须从法援署招人,比如说要想进入检察院,首先就得看你在法援署的成绩,又比如说想来我们汴京律师事务所,也得拿出法援署的成绩。如此一来,很多这方面的天才,就都会愿意去法援署,并且尽力为百姓打官司。
而我们这些大书铺也都愿意出钱捐助法援署,因为这将为我们提供人才,不过朝廷也需要拨一点点钱,至少确保法援署的珥笔不会饿肚子。
养十个法援署的珥笔的支出,是远低于养一个司法官员的。但是这十个珥笔所能起到的作用,又是要远高于一个司法官员,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支出。”
第四百零九章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不错。”
富弼点点头,若有所思道:“我早就想到,你的法制之法与当下的司法改革是一套的,缺一不可。不过,正如在你的课堂上,我总觉得自己已经想明白了,但在立法时,又常常感到困惑。如今听你这么一说,又觉非常简单,我不应该想不到。”
张斐笑道:“或许富公是习惯于德主刑辅的思维,在税收这一问题上,富公首先考虑的是道德问题,故而陷入困惑中,明明道理是在自己这边,但却又难以实现。这也是德主刑辅的主要问题所在。
因为道德需要的是自我修养,需要父母以身作则,需要老师的教育,需要岁月的积累,而刑罚主要是强迫性的,强迫别人去遵守道德,结果也必然是造就一大群伪君子。
他们内心不是这么想的,但他们表面上也得这么做,只有刑罚的强迫性,故此会出现许多伪君子,但他们也只是被迫成为伪君子。”
“原来如此。”
富弼、许遵是异口同声道。
朝中充斥着大量的伪君子,他们也是知道的,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德主刑辅这个思想在中间起到什么作用。
张斐又继续言道:“但是德主法辅就不一样,每个人都只需要遵守一个较低的标准,这无关道德,只是伱的美德可能会让你有好报的。
就说这税收问题,其实交不交税,也许跟是否赡养老人是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么立法只是为了给官府一个宽容对待百姓的理由,也算是一种激励。
法律只能引导人们去遵守道德,但不能逼迫被人去遵守道德,如果这是能够逼迫的,那孔子也就不会强调教化。”
富弼呵呵笑道:“我就知道你还藏了许多东西,你还是应该继续去上课。”
张斐苦笑道:“其实这理念我在课堂上都是讲过的,只不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