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517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斐笑道:“你们的回答真是充满机智,完全不带依据的。”
  学生们都是尴尬不语。
  张斐突然又看了眼周边的士大夫们。
  几乎人人都是一脸不屑。
  你这自娱自乐,故弄玄虚的学问,不值得我们动脑。
  只有富弼、王安石、司马光等人在沉吟思索着,但也未有给出反应。
  曹太后也完全是一头雾水,本想问问赵顼,结果发现赵顼比她还呆一些。
  张斐微微一笑,“如今这些理念都是非常清晰的,那我们可以来推论一下,到底德主法辅是一个怎样的关系。”
  又来了!
  学生们可都非常期待。
  这种推论式的教学,虽然令他们感觉自己很笨,但其实也很爽,就好像走迷宫一样,出去那一刻,总是非常爽的,如果不爽的话,他们也不会期待上这课。
  “方才我们说过,法家之法重刑罚,而在儒家之法中,恰恰缺乏刑罚,二者是可以直接融合的,因为本身就是互补的,大家也都非常好理解。现在我们看看法是否如刑一样,能与之完美融合。”
  张斐又问道:“法制之法的理念是什么?”
  “扞卫个人正当权益的一种共识。”
  “礼呢?”
  “礼可总结为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是圣人所想吗?”张斐又问道。
  学生们点点头。
  张斐问道:“谁想的?”
  “孔圣人,三纲之道就是来源于圣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所以在孔圣人之前,就没有君臣父子一说?就不存有男尊女卑?就没有仁、义、礼、智、信?”
  “呃……”
  “有没有?”
  “有。”
  “当然有啊!”
  张斐道:“这要是没有的话,孔圣人这番话的依据是什么?其实这一点跟李悝的《法经》是一个道理,君臣父子男女本就是一个存在的关系,就是一个约定俗成。
  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大家都开始不遵守这个约定俗成,导致天下大乱,孔圣人就认为大家不讲规矩,所以天下乱了,那么回到周礼,天下就不会乱了。
  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学生们点点头。
  虽然张斐说得很粗糙,但基本上还就是这么回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