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51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斐笑道:“如果蒋御史当着太后和官家的面,说御史台之所以检举我,只是因为我不是孟子,那我也就认了,我确实不是,我也比不上。”
  “你小子休在此含沙射影,指桑骂槐。”
  蒋之奇怒斥一句,又道:“孟子这句话蕴含仁政思想,是劝解君主要宽厚待民,施以恩惠。而你那句话,是强调个人利益,岂能一概而论。”
  “歧义!”
  张斐道:“御史台的奏章也没有说我这句话是错的,而是说会否引发歧义,从而推论我这人心术不正,意图谋反。
  我也知道孟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我们要争论的是,这句话会否引发歧义,如果说有一个农夫看到这句话,立刻认为他才是老大,君主只是在他之下,孟子是否有罪,他的言论是否要删除?”
  “你大,大胆。”
  蒋之奇立刻向赵顼拱手道:“官家,此人欺君罔上,罪无可赦,还请官家立刻降罪此人。”
  不少人也面露愠色,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这小子怎敢如此?
  要知道自唐中到元初,就是孟子成圣之路,虽然后来朱元璋想将孟子压下去,但也没有压下去,而如今孟子的思想正在蓬勃发展,盎然向上。
  这里面有大部分人都是孟子的教徒。
  如富弼、吕公著等人。
  赵顼点点头道:“朕听着的,待会自不会饶他,但是朕也希望他能够输得心服口服。”
  言下之意,你先辩过他再说。
  你们这么多老夫子在此,争不过一个黄口小儿,还请朕帮忙,都不要脸了么?
  还真是如此,蒋之奇这句话,顿时赢得学生们的鄙视。
  彭思言立刻站出来道:“谁说我们认同你这一句话,舍生取义,便是孟子所言,而你强调的是利益,此与孟子的思想是背道而驰。”
  “关于法制之法的义与利,上堂课我已经论述过。”
  张斐一笑,又道:“但是彭御史说得是与孟子此言背道而驰,上堂课确实没有明确谈论这一点,而孟子这句话指得君民关系,那我们就看看,是否真的背道而驰。”
  说着,他退回到木板前,手往上一比,“你们认为这两句话有关系吗?”
  学生们摇摇头。
  “没有?”张斐问道。
  你又来了!
  学生们又蒙了。
  他们最怕张斐问这种问题。
  “想给你们一个表现的机会就这么难吗?”
  张斐是哀其不争地看着他们。
  蔡京心想,哪回是给表现了,全都是给难堪。
  张斐无奈地摇头一叹,又道:“跟以前一样,我们来推论一下,两句话是否有关系,如果有,又是怎样的关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