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39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樊正拱手道:“我这是为二位的官途着想。”
  “挂账!”
  “挂账多麻烦,何不直接抵消一些税。”
  “涛子!付账!”
  喊罢,曹栋栋一手搭在马小义的肩膀上,一边往外走去,一边小声道:“小马,今后咱们得另想办法来这里蹭酒喝了。”
  马小义眼眸一转:“要不车牌咱们放到别得地方去扑卖。”
  曹栋栋眨了眨眼,“好主意。”
  ……
  与此同时,裴柬的那篇文章也终于出炉了。
  在士大夫阶层是获得一致好评,这立刻团结了士大夫们。
  他们敬张斐是一条汉子。
  这你也登。
  然而……随后发生的事,令他们是瞠目结舌。
  这期名士报发出的第二天,上警署交钱的百姓反而更多了。
  他们骂得越凶,百姓就越是踊跃地交钱,生怕落于人后。
  这……
  这百姓是发财了吗?
  一下子拿出十贯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我们为你们摇旗呐喊,鸣不平,你们这么积极干嘛。
  殊不知,他们这一骂,百姓心里平衡太多了。
  我们就只需缴纳十贯钱,这地就是咱们的,你们每年都得交十贯钱,甚至几十贯。
  这真是死赚啊!
  头回穷人缴税比权贵少。
  话又说回来,权贵都缴了,他们又能逃得了吗?
  他们甚至还害怕总警署那边改变主意,也让他们每年都缴,得赶紧将这新地契弄到手,因为他们已经上法援署咨询过,只要拿了新地契,这地就是他们的。
  这反而形成一种相互激励。
  总警署越向权贵征得多,百姓就越积极。
  而百姓越积极,权贵的声音就越小。
  与民争利。
  感情就你们是民,那些百姓都是宰相?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