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39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斐笑道:“总警司请放心,御街只不过是我留下的一个破绽,就是让他们借此去引发恐慌的。”
  曹评好奇道:“这是为何?”
  张斐道:“若不引发恐慌,百姓就不会上门求拆,总警司可再等一日,一日之后,咱们警署将会门庭若市。”
  曹评好奇道:“可是御街的摊位确实不足啊!”
  张斐道:“我打算将相国寺西大门到御街这条街道划入御街范围内,这不又多块地出来了吗。而且,这条街道将来肯定繁荣。”
  曹评纳闷道:“你什么时候去找过相国寺?”
  马小义也好奇道:“三哥,俺家在相国寺有人,你咋不找俺帮忙。”
  张斐道:“我没有去过相国寺。”
  “那你凭什么征用?”
  “我查过相国寺在很多地方都存有侵街行为,也是我们整顿的目标之一,而且我还会告诉他们,这条街道征用是来专门供太后、官家进入相国寺烧香拜佛。只是平时的时候,供百姓做做买卖。”
  ……
  随着舆论的发酵,这的确引发百姓的恐慌,包括那些已经被拆了的百姓,生怕被骗了。
  但不拆也拆了,他们也只能等结果出来再说。
  正当这时,久违的新闻报突然出现在各大酒楼。
  新闻报上面的文章,是以总警署的名义发的,先是吹嘘总警署再这期间的丰功伟绩,拆了多少个棚屋,拆了多少道坊墙。
  同时表示,御街上面的摊位确实不够,只能另寻他处来给予百姓摆摊,并且还表示,将相国寺以西到御街这一整条街道,纳入御街范围,以求补足摊位。
  如果百姓上总警署申请,自愿拆除,将会先到先得。
  这御街贯穿南北,分割东西,而相国寺又是最繁华的地方,一旦彻底开放,这条街道的商业价值可想而知啊!
  如果总警署要隐瞒的话,估计别人还不会相信。
  可总警署如此坦诚,百姓立刻对此是深信不疑。
  另外,他们一个上午就拆了这么多,咱们能逃得了吗?
  那么问题来了,算上御街连通相国寺的这条街道,这肯定也是不够,以后的又会安置在什么地方呢?
  报纸上面没说,说不定就是城角底下了。
  迟早要拆,不如就早点去,争取占个好位子。
  新闻报发布的第二天,个个警署都是人满为患。
  “放开我!放开我!巡警打人了!巡警打人了!”
  听得一阵嚷嚷,见两个巡警一人夹着一条胳膊,将一个汉子拖了出来。
  这是干什么?
  排队的人看的是心慌慌。
  “住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