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32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顼金口一张,佃户修法一事基本上就算是尘埃落地。
  之前大家所担心的,还就是赵顼的态度。
  如果只是许遵口嗨,那大多数人都不会放在心上,但是在这个时机,这话就非常敏感。
  到底是不是赵顼让许遵这么说的?
  这才是关键。
  大家那么闹,那么叫唤,其实也就是希望引赵顼出来表个态。
  是万万没有想到,这千呼万唤没有将赵顼会唤出来,一张小报,将赵顼给勾引出来。
  而赵顼的态度,也很明确,朝廷是不会这么干的。
  大家就都放心了。
  他们哪里想得到,这里面其实藏着两个三角关系。
  张斐、许遵、司马光一个三角。
  张斐、许遵、赵顼又是一个三角。
  司马光图的是,这条律例颁布,不会引起太多阻碍。
  而赵顼图的就是这一张小报,也就是未来的舆论权。
  因为赵顼也从那场官司发现,这舆论权是多么的重要。
  佃户一事,所引发的民怨,其实就是舆论主导。
  不错,朝廷是不干净,但地主也绝非是白莲花,但当时朝廷是处于极其不利的情况,地主明明不仁,却能占得舆论优势。
  在京城,是可以通过一场官司给扭转过来。
  但在地方上呢?
  大臣的嘴就是皇帝的嘴,大臣的眼睛就是皇帝的眼睛。
  这令赵顼感觉有种被束缚感觉。
  而宋朝又没有培养东厂、西厂的土壤,因为唐末宦官之乱,使得宋朝皇帝对宦官就非常防备,以及宋朝祖宗之法,也注定宦官是很难专权的,哪怕是大太监童贯,其实也就那样,当时真正权倾朝野,玩弄权术的是宰相蔡京,这老头才是六贼之首,也从未说哪个宦官可以凌驾于宰相之上。
  这导致赵顼认为自己得在民间有专门的喉舌,为自己发声,不能完全依靠大臣,当然,也没有想过去依靠宦官。
  张斐提供的小报战略,是很好满足了赵顼的野心。
  然而,就没有人想得到,这一套流程下来,为得竟是小报的诞生。
  在会议结束之后,他们是倍感惊喜,他们认为是小报引发轰动,才引来皇帝的,才有这场会议。
  这小报只是神来之笔。
  关键还是司马光运筹帷幄,出奇制胜。
  大臣们对着司马光又是一顿彩虹屁。
  文章写得太好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