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27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辙可不是王安石举荐进来的,而是神宗钦点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苏子由心里清楚,外面的民怨当真是因民而生吗?”吕惠卿哼道。
  苏辙道:“正是因为朝廷在颁布这条政令时,缺乏周详的考量,没有考虑到那些佃农,才会让人趁虚而入,但我认为这本是可以避免的。我大宋祖宗之法,事为之防,曲为之制,指得不就是这一点吗?”
  吕惠卿不屑一顾:“你这纯属是纸上谈兵,你信不信,你就是考虑的再周详,也会遇到问题的。”
  苏辙道:“若是考虑周详,至少能够避免一些重大问题,即便遇到问题,也能立刻调整,而非向如今这样,只能将错就错。”
  他在政治理念上,跟司马光比较相近,讲究谋而后动,若无万全把握,就尽量别去做。
  他当然清楚,这后面肯定是有人作祟,但他认为,这是因为你们没有考虑完善,才让人钻了空子,如今逼得你们是进退维谷,又只能将错就错。
  “什么将错就错。”吕惠卿道:“这事本就没错,是有人从中作梗,妄图逼退新法,但他们真是异想天开,我绝不会让他们得逞的。”
  苏辙摇摇头道:“此非治国,而是斗气。”
  吕惠卿反驳道:“斗争亦属治国。”
  苏辙苦笑道:“你若将精力都放在斗争上,又怎能治理好国家。”
  吕惠卿反驳道:“此时你若不与我争,我会浪费唇舌吗?”
  苏辙点点头:“好罢,好罢,我不与你争了。”
  便是回身忙着自己的事去了。
  他跟苏轼不一样,他会点到即止,不是非得争个胜败,就苏轼那嘴炮,真能与你争到天荒地老。
  吕惠卿也是气冲冲地离开了,外面一堆糟心事,回到大本营,内部还要给他添乱。
  真是嫌他不够烦么。
  可刚到门外,又有一个文吏过来,“吕校勘,张三求见。”
  吕惠卿立刻道:“他在哪里?”
  那文吏道:“我让他在西房等着。”
  吕惠卿立刻往西房走去。
  原来张斐回到城里,得知吕惠卿满世界在找他,连家都没有回,就立刻赶来了过来。
  “吕校勘。”
  “你知道我为何事找你吗?”
  吕惠卿没心情跟他打哑谜,开门见山地问道。
  张斐苦笑地点点头:“不瞒你吕校勘,我今早出门,也是为了这事。”
  吕惠卿忙问道:“你可有对策?”
  张斐叹了口气:“我看过佃农与地主签订的契约,如果那些佃农愿意争讼,这官司绝对能打,可关键在于,佃农不会愿意上诉,这原因也很简单,打了官司,可能连生计都丢了,而我却无法给他们新得生计。”
  吕惠卿瞧了眼张斐,道:“你应该知道此事是因何而起吧?”
  张斐点点头:“故此我在得知此事后,就立刻跑去调查。虽然,虽然我暂时无法提供什么帮助,但是我以为这事决不能退让,这事所涉及的人是有限的,闹不出什么大乱子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