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26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小契就是阴阳合同,毕竟是偷税,租契上面也不能写得太明显,双方就私下再签一份,如果朝廷要对这土地征税,写明该由谁来承担。
  责任划分的非常清楚。
  但如果双方比较熟的话,就会在契约里面打个暗语,佃农将根据地主出示的税钞,向地主缴纳几成的税额。
  得缴税才有税钞,而当地主出示不了税钞的时候,佃农自然就不用承担这部分税赋。
  但这里面也有个风险,就是地主伪造税钞,亦或者通过别得方式,弄到真税钞,佃农就得承担损失,双方信任不够,一般不会签这种契约。
  许芷倩急急问道:“张三,这官司能不能打?”
  他们首先想到的也是,看能否通过打官司,来帮助佃农免除这部分税赋。
  张斐犹豫片刻,突然向耿明问道:“那两个佃农为什么不亲自过来咨询?”
  耿明讪讪道:“他们害怕因此得罪地主。”
  说着,他又补充道:“除非恩公能够保障他们无后顾之忧。”
  张斐偏头看向许芷倩,无奈地叹道:“问题就出在这里。”
  许芷倩问道:“你无法保障他们无后顾之忧吗?”
  “若只是两个佃农的话,那倒是小事一桩,但问题这不是两个佃农的事。”
  张斐摇头叹道:“即便我帮他们免除承担这部分税赋,但我也无法控制地主会否收回土地,如今地少人多,地主根本不愁土地租不出去,反而是佃农害怕没了饭吃。”
  许芷倩问道:“那可怎么办?”
  张斐摇摇头,道:“这只能依靠王大学士了。”
  这就不是一个是非问题,而是生产资料的问题,生产资料掌握在地主手里,那些佃农敢告地主吗?
  告赢了。
  是。
  税是不用交了。
  但工作也没了啊!
  死得更惨。
  其实一直以来,生产资料都是矛盾的根本所在。
  争讼是难以解决生产资料的问题。
  这就只能依靠朝廷。
  商量无果后,张斐与许芷倩便出得耿家小院,告别了耿明,乘坐马车离开了。
  张斐见许芷倩情绪低落,便道:“你先别失望,这事应该还有极大的回旋余地,毕竟王大学士不会让他们的奸计得逞的。”
  许芷倩轻轻点头。
  忽听得路边有人道:“秦老,麻烦你再通融一些时日,俺儿子刚刚才出生,都还未满月,妻子又没奶可喂养,只能去请奶妈,这些钱若是交了税,俺儿子就可能活活饿死啊!”
  “停一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