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26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产资料
  还记得当初那场官司结束之后,那是多么的振奋人心,无数百姓是热泪盈眶。
  张斐都成了百姓心中的英雄。
  然而,这才过去几日啊。
  这事情立马就来了一个大转折,振奋人心变成了怨声载道,热泪盈眶也变成了哀嚎遍野。
  就是这么具有戏剧性。
  可见这变法是多么的不容易,要知道这还都只是初步的工作,而且还仅限于京畿之地,结果也闹出幺蛾子来。
  若再进一步,那可真是无法想象啊!
  而这一回,张斐也不能置身之外,如果他们是打算借此事,要给王鸿翻案的话,一旦成功,那么他就可能会被派去琼州冲浪。
  许遵也认为,这可能是对方的报复。
  目前已经有了这苗头。
  朝中不少官员开始以此为由,为王鸿开脱,王鸿在的时候,是屁事没有,收税的工作也非常顺利,是风平浪静,如今王鸿一走,结果就是民怨四起。
  可见王鸿的那种做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你皇帝爱折腾。
  你看。
  折腾出事来了吧。
  那王安石说得头头是道,忧国忧民,但结果又如何?
  纸上谈兵。
  异想天开。
  还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如今都还没加赋,百姓就已经叫苦连天,这要加赋还得了。
  王安石的这句口号,被许多大臣疯狂地嘲讽。
  制置二府条例司。
  “恩师,你看,这是我派人找来的几张租契。”
  吕惠卿拿出几张租契递给王安石,“据我所查,其实大多数白契的佃租,都是将税赋平摊在佃租中,这地主、佃农各得一半。
  还有一部分则是全由佃农承担,也就是说,佃农也交了税,只不过这税都被地主所得。至于林旦所言的那种情况,地主将未缴的赋税,全部让利于佃农,也不是没有,但是非常少。”
  “岂有此理。”
  王安石将几张契约狠狠拍在桌上。
  吕惠卿又道:“恩师,你当时真不应该在夏税问题上松口,这种事是不能退让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