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26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是每个人都像她一样,不愁吃穿,并且家里人还都支持她。
  关键她一个人实在是能力有限,打一桩官司,就得花费好些天,还得承担各种风险,这又能够帮多少。
  相比起世上的冤情,真是杯水车薪啊!
  而张斐的法律援助,完全就是利益推动,跟良心没有半毛钱关系。
  但不得不承认,这确实能够帮助更多人。
  司马光思索一会儿,道:“但是这么一来,会兴起争讼之风,同时也增加官府负担。”
  养这么多官,还怕负担?这一点就属你们大宋最搞笑。张斐笑道:“我倒是觉得这一笔买卖,朝廷是大赚。”
  司马光错愕道:“朝廷大赚?”
  一旦兴起争讼之风,纠纷就会变得复杂,官府就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怎么也谈不上血赚啊!
  根据证据,直接判,这多省时省力。
  张斐解释道:“若只是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增加官府的投入,但司马大学士何不想想,这都投入在什么地方?
  是在打击偷税漏税,巧取豪夺,坑蒙拐骗,贪赃枉法。而这些都是在无形之中,损害国家的利益。
  就朝廷的诏安政策来说,如果百姓可以通过起诉来讨回公道,谁还会去造反,朝廷也不需要通过诏安来解决问题。
  诏安一次的花费,可以打多少官司。
  还有偷税漏税,若能够揪出一块偷税的土地,朝廷将受益延绵。虽然在这里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但只要司法严明,是能够在各个方面减轻朝廷的负担,是一本万利。
  还有,小店需要锻炼新人,朝廷难道就不需要?让那些年轻的官员去底层历练,总比让他们看书馆强吧,这其实也不需要朝廷投入太多。这不是大赚又是什么。”
  司马光稍稍点头,道:“你说得也有些道理,但此非小事,我还得慎重考虑考虑。”
  说着,他又看向张斐,“其实兴争讼,所能做得也很有限,受益的还是你们这些珥笔,若真想清明治世,还得依靠朝廷法度。”
  张斐连连点头:“那是当然。”
  司马光又道:“如今我正在忙于司法改革,我想让你进检察院,不知你意下如何?”
  许芷倩面色一喜,不由得看向张斐。
  第二百一十一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在公检法的司法建设中,唯独这检察院是要新设。
  北宋的司法系统,在封建时代那是最为完善的,有着自己的鞫谳分司制度,刑侦部门的话,也有比较完善的体系,只不过人员素质方面,稍稍欠缺一些。
  检察院则是没有的。
  虽然有些部门,事具有检察院的一些职权,比如说御史台,但不具备检察院体系的核心。
  公诉!
  一般是针对刑事案件,检察院代表国家去控告嫌疑犯。
  而如今就是官府直接根据调查来的证据,进行审判。
  中间就没有控诉这个环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