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24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最省钱的办法。
  这样的话,朝廷就可以藏富于民。
  唯一的缺陷,就是这典范好像都活不久啊!
  张斐又道:“你继续说。”
  耿明又道:“我实在看不过韦愚山的所作所为,故此暗中调查他隐匿的田亩,当时就查到他隐匿一千二百亩,等轮到我担任里正时,我就拿着凭据上他家催缴税收。
  哪知他不但将我赶出来,后来还谎称他交了一千二百亩田地的税给我,是我隐瞒了那些税收。”
  张斐问
  道:“据我所知,我朝交税是有凭据的,他如何冤枉你。”
  耿明道:“他当时确实拿出了他交税的税钞,但那根本就不是我给他的,而且这一千二百亩的田税,我一个人又怎么拿得走,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张斐问道:“之后呢?”
  耿明道:“之后他就伙同两名污吏敲诈勒索我,让我将这一千二百亩田地给他补上,否则的话,他就要去告我以公谋私。”
  “你补上了吗?”
  “因为那税钞是真的,我也怕惹上官司,无奈之下,我就只能补上,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之后官府就将那一千二百亩田地税赋算在我名下。可我家也四百多亩田地,哪里负担起这一千二百亩的田税。”
  “你没有告官吗?”
  “我本来是打算去告官的,可就那时,韦愚山的女儿被昌王看中了,且被昌王收为妾侍,韦愚山在乡里是更加肆无忌惮。我哪里还敢告官,而且我深知韦愚山的为人,是睚眦必报,我害怕遭到报复,我也承担不起那么多税收,于是假意休掉妻子,将他们送回娘家,又将田产变卖出去,自己出家为道,这三年来,我一直都躲在道观里面。”
  此话一出,不少官员面露怪异之色。
  还与昌王有关。
  这一点倒是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可是门口的百姓,却都是一副“我就知道是这样”的表情,个个是敢怒不敢言。
  张斐问道:“既然如此,为何你现在又要去告发韦愚山,居我所知,韦愚山的势力比以前要更加强大。”
  耿明道:“其实这两年来,我一直都在暗中调查韦愚山,收集他偷税漏税的证据,等待着时机。”
  张斐又问道:“那你调查到什么。”
  耿明道:“我查到这两年来,韦愚山更是变本加厉,逼迫百姓逃离乡村,而那些田地就彻底变成无税之田。最终官府又将那些田税分摊到附近百姓的头上。”
  …,
  张斐问道:“官府凭什么这么做?”
  耿明道:“因为我朝有规定,百姓贩卖田宅,需要先问亲邻,官府就以亲邻监督不力,而将那些田赋分摊给附近得百姓。”
  张斐点点头,又问道:“那你又为何此时要告发韦愚山,你就不怕韦愚山的报复吗?”
  耿明突然眼眶一红,“那是因为……因为我妻儿他们孤儿寡母在娘家,不怎么受待见,受尽委屈和欺负,还常常挨饿受冻,都已经快活不下去了,我……我实在是没有办法,故而才决定出来,去告发韦愚山。”
  说到后面,他捂着双目,哽咽了起来。
  门外的百姓也深受感染,偷偷抹去眼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