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15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轼也没有在意,又挥墨写了一份。
  张斐小心翼翼的拿过来,心中暗喜,这份可得保存好,留给咱得后世子孙,也好让他们能够跟同学吹吹牛逼,想当年苏轼也找过我先祖打官司。嘿嘿……
  第一百二十七章 你个假粉
  签完三分契约之后,苏轼便与司马光离开了。
  “呀!苏先生回来了。”
  “苏先生。”
  “苏先生有空的话,可不要忘记上我这里坐坐。”
  “苏先生,我刚好谱了一首曲子,可否帮妾身鉴赏一番?”
  ……
  录事巷半条街都是烟花之地,这苏轼虽没有柳永那般软饭硬吃的境界,但也不是说他做不到,而是他没有这个需求。
  苏轼其实也是青楼的常客,很多歌妓也都是他的老相识。
  故此苏轼一出现,两旁青楼上的歌妓顿时就疯狂起来。
  不过苏轼本人却有些尴尬。
  因为他身边的司马光是最不喜欢这些,这一点朝中唯有那王安石与他最像似。
  文人不风流,其实很罕见的。
  所以别看这两人经常斗嘴,但在生活习性上,二人又是高度像似,其实现在他们也是很好的朋友。
  只不过后来当变法演变成党争,他们才决裂,那就另说了。
  党争为什么可怕,就是里面已经没了是非对错,也没了道德伦理,就是纯粹的战场,你支持的一切,无论好坏,我都反对。
  苏轼很是尴尬的朝着姐妹们招招手,目光却一直瞟着司马光。
  司马光只是面带微笑,倒也没有打扰他们叙旧。
  不管是司马光也好,王安石也罢,在私人生活方面,他们很少去干涉别人。
  出得录事巷,司马光才问道:“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苏轼答道:“晚辈今日回来的。”
  他之前在为父守孝,今年刚好满了三年,于是回京。
  说真的,这苏轼也真是够背的。
  刚刚及第进士,意气风发时,他母亲去世了,就回家守孝,守孝完后,回到朝中,刚刚通过院士考试,结果他父亲又去世了,又回去守孝,再来回时,又迎头撞上王安石变法。
  结果就被卷入党争,差点因乌台诗案嗝屁了。
  司马光一愣,“今日?”
  “对。”
  “你今日回来就跑来这里找张三打官司?”司马光惊讶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