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14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中又以通判县尉为主,再设一司法司,专门负责维护治安、侦讯,但是最终审判就统统交给司理院这样的审判衙门,不过中间还得设一司,专门负责监督、检控。
  关键这四个衙门互不隶属,如此一来的话,这四个部门就能够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最起码一点,知府犯法,也将会被起诉。”
  许遵听得是连连点头,心花怒放。
  单单就法制建设而言,北宋应该算是封建之巅峰,不管汉唐,还是明清,都不如北宋完善。
  这就是因为赵匡胤自己就非常看重刑狱,再加上北宋的分化事权的思想,各司法部门本就是相互制衡的,这对司法建设是好事。
  许遵很快就能够领会到这套公检法的妙处,“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是这么做的话,会不会令整个审判过程变得更加复杂,而且需要更多经费。”
  张斐笑道:“只会更加简单,不会更加复杂。”
  许遵哦了一声:“此话怎讲?”
  张斐道:“可不是每个知府都如恩公一样,熟知律法,一旦遇到一些不太懂律法的官员,这官司反而会变得复杂。
  由专门官员处理专门的事,一旦习惯了,许多案件很快就能够审理完,其实是要更省事的。
  至于说经费问题,这我就爱莫能助了,不过我相信司马大学士自有办法解决。”
  许遵稍稍点了下头。
  一直与张斐朝夕相对的许芷倩,见这厮又是张口就来,于是道:“你既然有主意,为何当初不与我爹爹说?”
  这司法架构,哪怕是天才,也不可能是灵机一动,肯定是早就想好的。
  张斐苦笑道:“就算我当初说了,恩公也无能为力。”
  许遵呵呵笑道:“你最厉害的本事,不是上堂争辩,而是知道什么话放在什么时候说,才最为有用。”
  “这不就是耳笔之人的手段么。”
  张斐嘿嘿一笑,又道:“不过恩公若是要将这一套改革方案拿去找司马大学士商量,可千万别说这是我说得。”
  许遵问道:“为何?”
  张斐讪讪道:“因为朝中许多大臣都对我不满,如果知道这是我弄得,只怕会增添不少麻烦,反而会弄巧成拙。”
  许遵抚须点点头。
  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权衙
  时机是非常关键的。
  不管是做任何事。
  同样一番话在今天说,可能会身首异处,但若放在明天说,就有可能会升官发财。
  以前为什么张斐不去跟许遵提什么建议,最多只是跟许遵探讨法制思想,原因就是许遵他不是参知政事,他的权力也只限于大理寺,而且北宋那分化事权的行政制度,还会令他处处受限,如果他要修改什么条例,就必须得上报,这一上报,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但是,最终都是由参知政事来决定。
  这就是为什么他之前想要修改一些条例,进展一直都非常缓慢。
  但现在不同,现在司马光是以参知政事的身份领审刑院,他就拥有司法改革的权力,且在上任第一日,也表现出司法改革的强烈意愿。
  这与许遵的渴望,是不谋而合。
  那么这时候再提出来,就有很大的可能性成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