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慕之宾 第11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太子那不成器的东西,时常怠慢我,这等话我着实说过不少回,故而也不知道她指的是哪一次。
  “国公那时教训了娘子一顿,让娘子不可任性。可他回到后宅里,却对妾长吁短叹,说娘子生来不爱约束,恣意自由,这性情,将来遇到喜欢的男子,必是爱得风风火火;反之,若是遇到那不喜欢的人,免不得要压抑性情,委屈求全。故而国公纵然一心要娘子嫁太子,此事仍是他心中的大憾。”
  第一百六十八章 祖宅(下)
  我看着白氏,觉得意外又荒谬。
  在我看来,父亲是那十足清醒的人,最不可能觉得我和太子不适合的人,就是他。
  大约是看出了我的诧异,白氏道:“太子被废,国公确实倍感挫败。一来,圣上起了疏远之心,让国公不安;二来,太子是国公扶持多年的,视为上官家的依靠,花费了许多的心血。可那婚事作废,国公却并不像许多人想的那班遗憾。在国公眼中,太子并非良配。他曾跟妾说,若上官家不再是高门,他也不再是国公,那么娘子的婚事就该全凭娘子心意,嫁一个真心喜欢的人才是。”
  停了停,她轻声道:“妾那时不知娘子与上皇之事,只道国公这话,不知国公这番感慨从何而来。娘子,当年之事,国公对娘子是颇为愧疚的。”
  这倒不必她告诉我。当年。我对父亲的愧疚是有感觉的。因为他虽然还是想让我当皇后,但已经不像从前那样要我时常进宫讨好先帝,也不曾让我像讨好太子那样讨好景璘。与太子还在事那志在必得的气势相比,他已然听天由命。
  “现在说这些,又有何益。”我轻声道。
  “娘子必是以为,妾等盼着娘子好好去当那太上皇后,重振上官家。”她摇头,“娘子,这些年,妾唯一想通的,便是这世上没有比平平安安更要紧的东西。登高必跌重,上官家之所以倒得凄惨,与多年的圣眷不无关联。日子若能过得踏实些,不争也无妨。”
  我看着她,不由欷歔。
  从前在家中,白氏向来以贤惠豁达示人。不过我知道,她并非真的贤惠豁达,该争的东西,她从来不落人后。而现在这话,竟是听着像是真的豁达了。
  “既然如此,二娘也当知晓我当年真心喜欢的是谁。“我说,“在二娘眼中,这岂非破镜重圆么怎还有此问。”
  “当年是当年,现在是现在,世道都在变,何况i人心?娘子若仍是像当年那样一心只嫁上皇,那么在上皇面前,又何以总是推拒之态?妾虽愚钝,这些还是看得出来的。娘子与上皇之间的事,妾无意多问。可有一句话,妾该劝一劝娘子。这世间从来没有那绝不犯错的人,也没有那一成不变的道理。眼前之人最是珍贵,切莫等失去了再追回才是。”
  我一怔,不由啼笑皆非。
  我还以为她果真想开看淡了,绕来绕去,不过还是为太上皇说话。
  “依二娘之意,我也只好老实去当那太上皇后,才是正道了。”
  她笑了笑,叹口气。
  “娘子还是似从前一般爱钻牛角尖。”她说,“若他不是太上皇,而只是他呢?妾以为,娘子该仔细琢磨的,是他抛却那一切的身份之后,究竟是怎么样的人?娘子有勇气恨他,将他拒之千里,却无勇气再睁眼将他好好看一看么?”
  我一时竟无言以对。
  其实我很想满不在乎地说,我不必将他细看什么,我认识他那么久,不会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但我说不出来。
  因为我知道,事到如今,自己之所以仍有意疏远他,就是因为我其实并不能全然将他和他的身份剥离。
  我也不敢剥离。
  那个无所畏惧的上官黛,早已经被埋了。
  少顷,白氏看了看那碗莲子羹,道:“既然娘子不愿意,妾也不为难,这莲子羹,就让侍婢送去吧。”
  说罢,她就要端起来。
  我按住她的手。
  “谁说我不去。”我说,“我去。”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