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第62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拥有5-8年经验的p3主管工程师,薪资总包为110-150万华币;
  拥有8-10年经验的p4总工程师,薪资总包为150-210万华币;
  拥有10年以上经验的p5首席科学家,起薪最低300万华币,最高1000万华币。
  一时间从者如云,短短半个月的功夫,经过数轮甄选,最终留下了600多名工程师。
  7月16日,山海核能研究所,在慧泉湾的一处工业园挂牌运营。
  悄无声息,除了业内人士有所耳闻外,普通人压根就没注意。
  反而是山海集团和鲸达地产之间的合作,在社媒与自媒体平台上,炒的愈发火热!
  “惊!山海影视收购鲸达电影54.77%股份,转让金额为333亿华币!”
  “鲸达院线并入山海院线,凭借10710块银幕数量,荣登大华区影院品牌top one!”
  “沪城、燕城、庐城、金陵等地,累计四十一家鲸达商场改换门庭,更名为‘山海购物广场’!”
  “天价并购案!1457.8亿华币,山海集团涉足商业广场项目!”
  两笔交易,合计1790.8亿华币!
  拿到钱的汪建霖不由地松了一口气,鲸达被巨额债务和上市对赌协议压得早已喘不过气。
  万万没想到,平日里吊儿郎当的儿子,居然帮他度过了这次危机。
  尽管在出让价格上,他肉痛的打了七折,但一想到可以快速回笼资金,便也管不了那么多,只能含泪答应。
  只是山海集团的行为,在网友们看来,简直是在不务正业。
  “陈老板,糊涂啊!1800亿华币买什么不好,偏偏去买一堆钢筋水泥!”
  “连山海集团都想炒房?”
  “屠龙者终成恶龙!继美迪地产、琴岛啤酒地产和汪汪地产之后,又来了一个山海地产!”
  威博评论区里,网友的留言充满了嘲讽意味。
  虽然最近两三年间,半导体、人工智能和能源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大获成功,普通人因此受益,每年落袋的钞票多了不少,但不断飞涨的房价,还是让人倍感愤慨。
  陈河宇看到网上的恶评,并未在意。
  他内心的打算是,以点带面,先打造标杆,把‘山海购物广场’的模式运作出来,赋予它全新的价值。
  下一步,再利用合营融资的手法,实现‘0成本’建造商业广场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以‘山海购物广场’的入驻为噱头,吸引头部的餐饮、服装和数码品牌,作为免费拿地或者低价拿地的核心条件,先搞定四证,用项目估值换取30%的融资款。
  接着用融资款修建商业广场的主体建筑,同时开展商铺预售,回笼到手的资金继续搭建外立面和配套设施。
  如此一来,陈河宇仅需极少的现金流,就能撬动上千亿的商业街项目。
  当然,前提要树立好品牌形象,将‘山海购物广场’营造成商业中心的典范,商户们才会争抢购买、入驻,从而形成正向循环。
  山海地产投资与核能研究所齐头并进,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