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第33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微频的上线,和他想象中的发展状态完全不一样,他开始怀疑,短视频模式在华国是否水土不服。
  “我一般用手机看啊。”
  陈河宇随口道。
  “陈总,我的意思是,你觉得短视频赛道在华国的市场前景如何?有没有机会成为下一个流量风口?”
  马藤苦笑,再次解释道。
  陈河宇端起热牛奶,浅喝一口,故作沉思状,几十秒后才不紧不慢道:“这方面漂亮国的vine是鼻祖,允许用户拍摄、编辑和分享不超过6秒的循环视频,尽管受限于当年的带宽速度,但6秒的时长实在太短了,我可以明确说,vine活不长。
  就算更改机制以后也活不长,instagram和snapchat会教它做人。”
  往往有时候,行业的开拓者负责教育市场,后来者负责收割市场。
  拿共享单车举例,第一批创业者死的死、残的残,最终凭借单车业务实现盈利的却是此时还未正式成立的哈喽单车。
  不得不说,充满戏剧性和讽刺意味。
  “章易茗在内部孵化一款新产品,据传是短视频应用软件,陈总不了解吗?”
  马藤疑惑道。
  “噢?是吗?”
  陈河宇不置可否道。
  “企鹅准备投入30亿现金,加上百亿流量,全面推进微频业务的增长。”
  马藤自顾自说道,同桌的刘毅志是卖电脑手机的,这话明显是说给陈河宇一个人听的。
  社交马对陈河宇的鬼话,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信,一个不看好短视频赛道的人,会接连投资飞手和逗音吗?
  骗骗小孩子就好啦!
  “祝马总心想事成。”
  陈河宇不以为意,微笑说道。
  短视频的发展需要满足三个必要条件:
  第一、带宽和网络技术:短视频的制作、传输和观看都需要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但在2015年,1g流量需要五六十元华币,用手机看短视频?
  太特么奢侈了!谁刷的起?
  陈河宇记得很清楚,上一世逗音兴起的前三年,他一直是连接无线网,直到2019年,4g流量大降价后,他才敢用手机流量肆意刷视频。
  第二、移动设备普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是核心载体,网友可以随时随地拍摄、编辑和观看短视频。
  从2015年7.8亿智能手机用户数量来看,具备了一定生长土壤,距离发展巅峰刚刚走到一半。
  等到乡镇上的老头老太沉迷短视频时,才是真正的黄金期。
  第三、创作工具和技术:短视频的制作需要简单易用的创作工具和技术,这些工具应该能够帮助用户快速拍摄、编辑和美化视频内容,使用户能够轻松地创作出有趣和有质量的短视频。
  譬如各类视频剪辑软件和特效制作软件,降低了内容制作成本,才能涌现海量新奇有趣的视频。
  “其实,我个人觉得,短视频的业务模式不错,但说到发展,时机还未成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