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第22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方的华语很流利,语气中带着揶揄和调侃。
  陈河宇不声不响挖走她一员大将,令她心中格外不愉,要知道周梓可是des大华区合伙人,一手主导了大米、京冬、阿狸和迪迪的投资计划,绝非小角色。
  更何况,她对周梓还有别样的感情掺杂其中。
  “周总当然是认为,在未来科技可以获得更光明的发展,从当前结果来看,他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陈河宇脸色一黑,暗戳戳讥讽道。
  “陈,男人不应该绅士一点吗?”
  达丽雅皱着眉头不满道。
  作为一个华国通,她的理解能力很强,瞬间明白陈河宇话里的嘲讽。
  “沈总,请坐。”
  陈河宇懒得理会她,转头和沈鹏寒暄,宏杉资本才是今天的主角,des想投资,也要看他给不给机会。
  洛雯雯见状,示意李冉开始负责主持宣讲会。
  偌大明亮的会议室,众人分坐两侧,一边是鹿咖的财务和法务人员,另一边是山海、宏杉、des的几位代表,陈河宇则坐在老周身旁。
  李冉走到投屏前方,平复紧张激动的心情,吐字清晰道:“感谢陈总、沈总、周总莅临,以及des资本对鹿咖的看重,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公司的发展现状。”
  陈河宇微微一笑,觉得洛雯雯这个室友,经过一年时间的锻炼,演讲水平和管理能力大有提升,没想到还是个潜力股。
  其实,这场宣讲会只是走个形式,各家风投机构此前,就对鹿咖做过详尽的审计调查,对于估值结果,早就心里有数。
  无论李冉说得再天花乱坠,也不会影响他们的决策。
  但这个流程又必须要有,可以判断出创始团队的一些特质,是否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坚毅的决心、强大的决断力等。
  “鹿咖的唯一品牌——32咖啡馆,在皖州开设了70家自营门店,经过一年的公司化运营,我们逐步完善了市场定位和经营模式,实现全面盈利。
  单店日均订单量在500-700单之间,日均销售额在7500-11000元,客单价是15-20元,毛利率20%左右,也就是说每一家店全年收益将超过50万。
  q4季度,我们制定了百城万店计划,预计用五年时间,反超星芭克的在华市场份额,打造一家千亿估值的咖啡连锁巨头。”
  李冉侃侃而谈道。
  她的这些话,在几位投资人看来,充斥大量水分。
  核心数据没有问题,但32咖啡馆基本开在人流密集的写字楼、软件园或者大型商业广场,自然不缺订单。
  将来随着门店数量的增加,不可能所有自营店都能保持这个销售水平。
  李冉环顾一圈,投资人没有提出异议,她继续说起来:“首先,32咖啡馆的定位和品牌优势,决定我们要做华国人自己的咖啡,专注提供优质咖啡产品和精细化服务。
  其次,关于未来的发展策略,鹿咖计划将业务拓展至全国各地,扩大门店数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能力,让每一个门店都能够保持高品质和稳健运营。
  最后,我们看一下财务状况和经营数据……”
  “一万家店,超越星芭克?陈,你好大的手笔啊。”
  达丽雅笑着道。
  “我代表的是山海资本,32咖啡的创始人是洛女士,达丽雅可别误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