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第13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河宇打量眼前的样品,基本达到了他的设计要求。
  “成本呢?”
  他开口问道。
  “王总还在外面交涉沟通,目前的配件成本+生产成本,每一台的费用在190元,若是大量投产走集采模式,预计成本还有15~25元的下降空间。”
  陈永回答道,作为设计工程师,不仅要考虑产品性能,还要熟悉配件、原料价格,只有售价合理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陈河宇闻言,在心里计算了一下,扣除各种营销费用、税费、运输成本,定价在299略有吃力。
  看来初期只能给到369的价格,先推向国内市场,等莫斯智能语音系统完成国际版的研发,再利用海外市场捞金。
  “工厂的大致情况,先跟我说说。”
  陈河宇坐下来,拧开一瓶矿泉水,羊城的天气有些闷热,感觉口干舌燥。
  “工厂现在是两班倒制度,员工人数是……每日最高产量5万台,由于莫斯第二代即将上线,目前莫斯一代的生产有所放缓,每日产能仅一万台……”
  陈永同样坐下,找出老王之前的报表,汇报工厂的面积、生产车间数量和产能情况。
  两班倒吗?
  陈河宇眉心蹙起,他对工厂这边的业务,了解也是流于表面,更关心产能和研发数据。
  对工厂的管理,工人的生活知之甚少。
  第一次了解到,莫斯音箱流行的背后,有一群人在日夜颠倒工作。
  “跟老王说,员工的保险得买,改成白班,提高待遇……”
  陈河宇叮嘱道,靠压榨底层工人,算个屁的本事,等莫斯二代加载莫斯国际版系统,放眼全球,也是嘎嘎乱杀的存在。
  还会缺工人这三瓜两枣?
  “陈总,钱倒是小事,可能会得罪同行的其他老板。”
  陈永小声提醒道。
  比如大家都开20元一小时的工价,你开30、40元,必然会遭到打压。
  “得罪便得罪吧。”
  陈河宇摆摆手,毫无在意。
  第131章 点亮国产芯片制造的曙光
  王翼擦擦汗,大力合上车门,启动汽车,拧开冷风,一套操作下来行云流水。
  “吴茂哲这个痴线,早晚仆街,败光家业。”
  他忿忿不平怒骂着。
  为了把莫斯第二代智能音箱的生产成本降下来,王翼半个月来,都在各大供应商之间奔波。
  基于第一代莫斯音箱的销量,他凭借大额订单的优势,拿到更低的采购价,扬声器、传感器、芯片和音频放大器的厂商,均和莫斯电子科技签订了新合同。
  制造成本直降15元,为销售端减轻了压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