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璧》作者:九月流火 第75节(2 / 4)
等吏部尚书夫人吴氏带着女儿走过来的时候,明家所有人都惊了。明老夫人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她拉着对方娘子的手左瞧右瞧,问道:“吴小娘子生的真俊,往常都看什么书?”
吴小娘子垂着头,面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温顺娇羞:“小女愚钝,只读过《孝经》、《左传》、《文选》。”
明老夫人听到愈发满意。吏部尚书主管朝廷人事升迁,乃六部之首。科举阵仗闹这么大,其实考中进士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真正授不授官、授什么官,还得看吏部选评呢。
有镇国公府的名头在,吏部不至于不给明华章授予官职,可是朝中水深,分配到什么位置几乎决定着未来上限,可以说明华章接下来的官途,全掌握在吏部尚书手中。
尚书夫人吴氏主动来找明家,简直让明老夫人受宠若惊。能和吏部尚书的女儿结亲,京城多少儿郎求之不得,而这位小娘子还得父亲宠爱,读的都是男子的书,若把她娶回家来,何愁明华章不能分到一个肥缺?
明老夫人看向吴小娘子的目光愈发慈爱,她亲切地拍着吴小娘子的手,对吴夫人笑道:“小娘子聪慧好学,温柔贤淑,夫人好福气。”
吴夫人笑:“她呀,被她阿父宠坏了,像个皮猴一样,老夫人这话可真是抬举她。”
明老夫人和吴夫人相视而笑,心照不宣地说着体己话。明华裳就站在明老夫人身后,她听着这些话,像迎面被人泼了盆凉水,寒意从血管窜入她心尖。
她当然明白明老夫人和吴夫人的意思,吴夫人相中了明华章,有意结亲,明老夫人也十分乐见其成。
是啊,吏部尚书的女儿,多好的亲事。明华裳仿佛被人堵住呼吸,浑身憋闷却又无处释放。
明华章芝兰玉树,尚书千金蕙质兰心,任谁看都会觉得十分般配,她甚至连不高兴的资格都没有。
吴夫人和明老夫人寒暄过后,注意到队伍中站着一位青葱一样的小娘子。她身材匀称,穿着鹅黄上襦,石榴红裙,肩系湖蓝披帛,颜色鲜艳亮丽,不像时下小娘子那样追求楚楚可怜、弱柳扶风,看着健康而自然。
吴夫人又仔细去看她的相貌。她长着一张鹅蛋脸,秀鼻朱口,杏眼大而圆,是很明艳、有福气的长相。但那双眼睛却像林深遇鹿,清澈灵动,看着人时含情脉脉,欲言还休,霎间给她增添了不少灵气。宛如一株盛放的三色牡丹,美丽而不呆板,富丽而不庸俗。
吴夫人心里暗暗惊艳,她早就知道镇国公府有位出息的公子,明华章在洛阳时就已经是有名的才子,和陈郡谢氏谢济川齐名,如今他们两人又双双中进士,实乃一段佳话。
俊俏又上进的少年郎可遇不可求,何况明华章洁身自好,从不出入声色场所,身边甚至没有通房侍妾。兼之他生母早逝,这些年镇国公专心教导儿子,一直没有续娶,这份家教尤为难得。所以无论吴尚书还是吴夫人,都对明华章十分满意。
吴夫人今日来之前有意打探过镇国公府的情况,但她竟不知,公府里还有这样一位相貌出众的娘子。
吴夫人心中惊讶又警惕,笑着问:“这位小娘子面生,她是……”
明老夫人回眸瞥了眼,道:“哦,这是老身的二孙女,二郎的同胞妹妹,让夫人见笑了。”
明华裳没料到话题突然转到她身上,笑着行礼问好。吴夫人隐约记起明华章似乎是龙凤胎,惊讶问:“莫非,这就是二郎的龙凤胎妹妹?”
“正是她。”
吴夫人隐隐提着的一口气松下去,笑容越发真挚,把明华裳拉近打量。连吴小娘子听到明华裳是明华章的妹妹后也热情多了,一改刚才当她是隐形人的态度,亲近地和她说话。
明华裳被吴小娘子碰到后,差一点本能抽手。她勉力保持着微笑,只听不说,无论问什么都微笑以对,果然没一会,吴小娘子就聊不下去,悻悻放开她的手。
明老夫人见明华裳那个木头样子实在来气,幸而她还有两个聪明的孙女,明妤、明妁看到机会,立刻接话,不动声色将明华裳挤出去。
明妤在心里嘲笑明华裳蠢笨,不懂得和尚书千金、未来嫂子打好关系,殊不知明华裳心里也松了口气,她在老夫人身后当了会隐形人,见没人注意她,悄悄对三夫人说:“三婶,我去更衣。”
三夫人忙着交好尚书夫人呢,闻言只是随意点了点头,连头都没回。明华裳无声脱离队伍,招财跟在她身后,不解地问:“娘子,您怎么出来了?”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轻声谈笑的贵族夫人和武装到头发丝的大家闺秀,每个人都忙着交际。明华裳快步穿过这片熙熙攘攘的名利场,淡淡说:“一群面具人,没一句真话,没意思。”
“啊?”招财诧异,又有些着急,快步追在明华裳身后,“可是娘子,您要说亲了。您本身就没有母亲张罗,又不去认识那些贵夫人,您的亲事可怎么办?”
“我现在是女冠,本身就不用说亲。”明华裳心情似乎格外差,冷冷道了句,“何况,婚姻嫁娶又不是喝水吃饭,不成婚莫非还能死了吗?”
招财惊诧地望着明华裳,往常无论多大的事,明华裳都情绪稳定,甚至能反过来开解她们这些丫鬟,招财跟着明华裳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她发这么大脾气。
明华裳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她深吸一口气,很快控制好情绪,说:“天气太热了,我被晒得心浮气躁。招财,去车上取一杯冷饮过来,我渴了。” ↑返回顶部↑
吴小娘子垂着头,面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温顺娇羞:“小女愚钝,只读过《孝经》、《左传》、《文选》。”
明老夫人听到愈发满意。吏部尚书主管朝廷人事升迁,乃六部之首。科举阵仗闹这么大,其实考中进士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真正授不授官、授什么官,还得看吏部选评呢。
有镇国公府的名头在,吏部不至于不给明华章授予官职,可是朝中水深,分配到什么位置几乎决定着未来上限,可以说明华章接下来的官途,全掌握在吏部尚书手中。
尚书夫人吴氏主动来找明家,简直让明老夫人受宠若惊。能和吏部尚书的女儿结亲,京城多少儿郎求之不得,而这位小娘子还得父亲宠爱,读的都是男子的书,若把她娶回家来,何愁明华章不能分到一个肥缺?
明老夫人看向吴小娘子的目光愈发慈爱,她亲切地拍着吴小娘子的手,对吴夫人笑道:“小娘子聪慧好学,温柔贤淑,夫人好福气。”
吴夫人笑:“她呀,被她阿父宠坏了,像个皮猴一样,老夫人这话可真是抬举她。”
明老夫人和吴夫人相视而笑,心照不宣地说着体己话。明华裳就站在明老夫人身后,她听着这些话,像迎面被人泼了盆凉水,寒意从血管窜入她心尖。
她当然明白明老夫人和吴夫人的意思,吴夫人相中了明华章,有意结亲,明老夫人也十分乐见其成。
是啊,吏部尚书的女儿,多好的亲事。明华裳仿佛被人堵住呼吸,浑身憋闷却又无处释放。
明华章芝兰玉树,尚书千金蕙质兰心,任谁看都会觉得十分般配,她甚至连不高兴的资格都没有。
吴夫人和明老夫人寒暄过后,注意到队伍中站着一位青葱一样的小娘子。她身材匀称,穿着鹅黄上襦,石榴红裙,肩系湖蓝披帛,颜色鲜艳亮丽,不像时下小娘子那样追求楚楚可怜、弱柳扶风,看着健康而自然。
吴夫人又仔细去看她的相貌。她长着一张鹅蛋脸,秀鼻朱口,杏眼大而圆,是很明艳、有福气的长相。但那双眼睛却像林深遇鹿,清澈灵动,看着人时含情脉脉,欲言还休,霎间给她增添了不少灵气。宛如一株盛放的三色牡丹,美丽而不呆板,富丽而不庸俗。
吴夫人心里暗暗惊艳,她早就知道镇国公府有位出息的公子,明华章在洛阳时就已经是有名的才子,和陈郡谢氏谢济川齐名,如今他们两人又双双中进士,实乃一段佳话。
俊俏又上进的少年郎可遇不可求,何况明华章洁身自好,从不出入声色场所,身边甚至没有通房侍妾。兼之他生母早逝,这些年镇国公专心教导儿子,一直没有续娶,这份家教尤为难得。所以无论吴尚书还是吴夫人,都对明华章十分满意。
吴夫人今日来之前有意打探过镇国公府的情况,但她竟不知,公府里还有这样一位相貌出众的娘子。
吴夫人心中惊讶又警惕,笑着问:“这位小娘子面生,她是……”
明老夫人回眸瞥了眼,道:“哦,这是老身的二孙女,二郎的同胞妹妹,让夫人见笑了。”
明华裳没料到话题突然转到她身上,笑着行礼问好。吴夫人隐约记起明华章似乎是龙凤胎,惊讶问:“莫非,这就是二郎的龙凤胎妹妹?”
“正是她。”
吴夫人隐隐提着的一口气松下去,笑容越发真挚,把明华裳拉近打量。连吴小娘子听到明华裳是明华章的妹妹后也热情多了,一改刚才当她是隐形人的态度,亲近地和她说话。
明华裳被吴小娘子碰到后,差一点本能抽手。她勉力保持着微笑,只听不说,无论问什么都微笑以对,果然没一会,吴小娘子就聊不下去,悻悻放开她的手。
明老夫人见明华裳那个木头样子实在来气,幸而她还有两个聪明的孙女,明妤、明妁看到机会,立刻接话,不动声色将明华裳挤出去。
明妤在心里嘲笑明华裳蠢笨,不懂得和尚书千金、未来嫂子打好关系,殊不知明华裳心里也松了口气,她在老夫人身后当了会隐形人,见没人注意她,悄悄对三夫人说:“三婶,我去更衣。”
三夫人忙着交好尚书夫人呢,闻言只是随意点了点头,连头都没回。明华裳无声脱离队伍,招财跟在她身后,不解地问:“娘子,您怎么出来了?”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轻声谈笑的贵族夫人和武装到头发丝的大家闺秀,每个人都忙着交际。明华裳快步穿过这片熙熙攘攘的名利场,淡淡说:“一群面具人,没一句真话,没意思。”
“啊?”招财诧异,又有些着急,快步追在明华裳身后,“可是娘子,您要说亲了。您本身就没有母亲张罗,又不去认识那些贵夫人,您的亲事可怎么办?”
“我现在是女冠,本身就不用说亲。”明华裳心情似乎格外差,冷冷道了句,“何况,婚姻嫁娶又不是喝水吃饭,不成婚莫非还能死了吗?”
招财惊诧地望着明华裳,往常无论多大的事,明华裳都情绪稳定,甚至能反过来开解她们这些丫鬟,招财跟着明华裳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她发这么大脾气。
明华裳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她深吸一口气,很快控制好情绪,说:“天气太热了,我被晒得心浮气躁。招财,去车上取一杯冷饮过来,我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