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夜谭 第2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杜如禹立时截道:“此话断断不可再说。”
  英扬却重重哼了一声,道:“那等伤天害理之事,最好莫提。”
  方起均果然不再说话,只是千言万语化作了一声长叹,苦涩之极。裴明淮在窗外听着,也是心绪起伏不定。听起来,这三人似乎在做一桩事,为了此事,连方起均的一对儿女都送了命。方起均已然心灰意冷,英扬与杜如禹虽也忧虑重重,却仍坚持不肯放弃。他见杜如禹起身出门,英扬也随后跟上,只有方起均仍是怔怔坐在那里,也未起身相送。
  裴明淮知道已听不到什么,便沿着原路悄悄离开方府,一路上只觉得疑惑,究竟这三人要做的,是件什么事?
  大约是这日县里集市未开的缘故,裴明淮一路上仍没见着几个人,但路边都插着香烛,烧有纸钱。街上无人,店铺关门,路上他见着一家门面极大的药铺,写着“方氏回春堂”,想来便是方起均的家业了。
  裴明淮好不容易见到街角一间铺子的门板后面,有个人影晃了一晃,连忙过去,用力敲了敲门板。过了好一阵,一个老人才自门板后露出头来。见那老人又想把头缩回去,裴明淮一把将他给揪住了。
  那老头吓了一跳,颤声道:“这位公子……您有什么事么?”
  裴明淮笑道:“我只是想问问,冯老头住在那里?”
  “就那条路。”老头伸手一指,“顺着一直走下去便是了。”
  裴明淮谢过了他,闻到那铺子里秽臭扑鼻,便道:“老人家,你是一个人住在这里?也没个人照料?”
  老头叹了口气。“原本是跟我侄子住一起的,他得急病死啦,刚刚下葬。现在铺子也开不了了,我这日子,也没法过了……”
  裴明淮抬头一望,这铺子上挂着一块“洪氏香烛”的招牌,敢情这洪老头和他侄子是靠卖香烛为生的。
  本章知识点
  十六国到底有多少个凉国?
  五个。前凉后凉西凉南凉北凉。
  在《九宫夜谭》里面,重点出场的是北凉沮渠氏,灭国的部分遵照史实。莫瓌自然是虚构的小说人物,但是他那个入朝的身份不是编的。莫瓌的人设原型有部分来自于献文帝朝擅权的乙浑,有兴趣的可以查查这个人,虽然《魏书》里面他的部分一定是阙失了很多的。莫瓌的入朝身份使用的是乙浑可能(只是可能)的身世来源。所以,莫瓌也不姓莫。建北凉的实则是段氏,后来沮渠蒙逊夺了权。
  南凉秃发氏,目前在《九宫夜谭》里面还是一个名字——陇西王源贺。
  西凉李氏,有个后人在北魏很出名——李冲。不知道他说明你历史课在睡觉。
  后凉由吕光所建,最有名的事迹就是他到西域搜罗珍宝了,《黄泉渡》用的是真事。
  在《九宫夜谭》第四部 《朝天阙》和第七部《锁龙魂》里面,会有不少十六国人物出场。到底十六国的残余政权要怎么要才能彻底消失在历史洪流里面?那是《锁龙魂》讨论的话题。
  第6章
  裴明淮按着洪老头指的方向走去,却是越走越荒僻。这黄钱县本是座落在山间的一个县城,附近都是大山,黄钱县算得上是最繁华的一个所在,方圆百十里的百姓都是到此处来赶集的。黄钱县就是一个平坝,被大山环绕,走出黄钱县,前也是山后也是山,左也是山右也是山。裴明淮是从西边进来,一路上全是参天古柏,走到接近黄钱县时便见着了靠山的升天坪,如今他反其道而行之,往东而行。
  裴明淮抬头望去,只见茫茫一片树林,却没看见一所房舍。他心里很是怀疑自己走错了路,但也只得硬着头皮走下去。好在进了树林,没走多久,就看见了一间相当破旧的茅草屋,孤零零的,看来着实不太像有人住的地方。只是茅屋旁边,挂了不少大红灯笼,倒是光鲜得紧。
  裴明淮走到茅屋前,伸手推那柴门,柴门“吱呀”一声便开了。他叫了一声:“有人在么?”
  等了片刻,裴明淮不见回音,便走了进去。这茅屋内连件象样的家什也无,四周胡乱堆着尚未完工的灯笼和各色各样的彩纸、绸缎,还有不少砍下来的竹子,看得裴明淮眼花缭乱。一张长案正中,放着一盏已做好了骨架、糊上了一层素绢的莲花形状的灯笼,大概是冯老头正在做的。
  窗台上却收拾得格外整洁,上面搁着一个小盆,盆中盛满清水,洒了一些白色花瓣。
  “是你?”
  一个苍老的声音出其不意地在裴明淮身后响了起来,裴明淮吃了一惊,一转头就看到冯老头站在一扇开着的门后面。以裴明淮的武功,就算是轻功高明之人,也很难逃得过他的耳目,这冯老头居然能够无声无息地从外面进来?
  冯老头径直走到案前,指着那个莲花状的灯笼骨架说:“这就是给你做的灯笼,可中意么?”
  “好极。”裴明淮笑道,“老人家果然手艺精湛,名不虚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