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等到了公元七世纪末,也就是到了唐高宗时期,扶桑孝德天皇(年号大化)仿照大唐,在全国实行“班田制”的改革。
  班田制,其实就是仿效大唐的授田制,实行的土地国有再对成年男性授田的制度。
  在大化改新前,扶桑还处于很落后原始的部民制度,也就是大贵族大贵族奴役部民,属于半奴隶制度的落后时代。
  等到大化改新后,班田制让扶桑进入更先进的封建时代,扶桑也迎来了一次经济上腾飞。
  公元710年,由于都城迁到了平城京,扶桑进入了奈良时代,这也是扶桑历史上文化经济最繁盛的时代之一。
  商人玩家都喊着要给扶桑提前来个“黑船来袭”,军将玩家们嚷嚷着要打进扶桑,给扶桑安排一个五星天皇。
  王亚东钦佩的看着李道源,别人还在口嗨的时候,李道源已经在造船准备出海了。
  在另外一座港口,这场出海探索的竞赛还有一个竞争对手。
  第五百六十七章 青州之苦
  就在李道源在东海港督造船只的时候,青州的莱州湾附近,张端阳正和南霁云一起巡视新建的造船厂。
  自从平定了青州之后,南霁云和张端阳的这支追究安庆绪的军队就在青州按兵不动。
  为乱河南道北部的安庆绪叛军,也知道青州的南霁云军队不好惹,所以也不进攻青州。
  双方就这样诡异的对峙起来。
  郭子仪围绕洛阳建立了防线,安庆绪也因为粮草不足,南下进攻的脚步也缓慢了一些。
  相州叛军和大唐洛阳守军对峙,朝廷下令让史思明从范阳太原方向夹击安庆绪。
  但是史思明这个老狐狸却以太原和范阳军队疲敝,粮草不足拒绝了朝廷的请求。
  同时史思明父子也在整军备战,开始动员三镇的士兵,准备再次反叛大唐。
  前线的战事焦灼,唐军因为相州的败仗士气大落,就连南霁云手下的精锐,如今也不愿意陷入到焦灼的战事中。
  张端阳这段时间除了处理青州的民政,就把全部精力放在了莱州湾的造船厂上。
  今天他拉着南霁云来到了造船厂,看着正在烘干的木料,南霁云忍不住问道:
  “史家父子真的会再次叛唐吗?”
  张端阳点头说道:“史家父子狼子野心,当年安禄山叛乱,史思明就是安禄山的左膀右臂。”
  “前阵子史思明投降,也是看到伪燕气数已尽,这才不得已为之。”
  “如今安庆绪又搞出这么大的声势来,史思明岂能没有反应。”
  这下南霁云更加的郁闷了:“仅仅是安庆绪纠结了一些相州的反贼,就让几个州糜烂成这个样子,如果史思明父子也加入叛乱,那洛阳岂不是危险了?”
  南霁云心急如焚,他想要返回洛阳协助张巡守洛阳,可是张巡来了军令,这位洛阳留守听从了张端阳的建议,命令南霁云死守青州,并且听从张端阳的建议,在青州建设码头船厂。
  看着如火如荼建设中的船坞,南霁云对于这个跨海作战的计划依然心存疑惑。
  张端阳说道:“唐初苏定方大将军征服百济,就是从青州莱州大造船只,渡海登陆半岛的。当年苏大将军能跨海登陆对面的半岛,我们只是绕道范阳,这可要比当年苏大将军容易多了。”
  张端阳在研究了历史资料后,发现在唐代胶东半岛上的造船能力其实不亚于江南和泉州。
  在禁海之前,大量商船往来于新罗、扶桑、渤海等国,胶东半岛的东北亚贸易曾经非常繁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