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少内卫玩家潜入到这些组织中,靠着单涛的特殊“关照”和玩家们的拼杀,不少玩家已经成了这些组织的骨干。
  果然只要给玩家一些舞台,这些玩家总能给李炎带来惊喜。
  只不过到底是惊还是喜,这就不是李炎能够控制的了。
  李炎看着从商博那边送来的情报,十二月刚到月中,朝堂上已经发生了好几件大事了。
  李辅国戴罪掖庭宫,齐王被罚了俸禄,但是诸藩王使者被劫的案子,就以神策军厢军都尉孙果被斩首结案。
  皇帝又以雷霆手段,处理了参与案件的神策军的军官和士兵,动手杀人的黄家兄弟被判处斩首,没有参与人命官司的也被判处了流放。
  这个案子被皇帝迅速压下,弹劾李辅国的奏折也都被皇帝留中不发,在明白了皇帝的真实意图之后,政事堂也放弃了继续弹劾李辅国,开始向皇帝上书要求整顿神策军的军纪。
  皇帝无奈之下也只能同意兵部重新掌管神策军的军官考核,又撤回了几个风评很差的太监监军,政事堂在这一次的争斗中获得了局部胜利。
  不过朝堂的争斗向来都不是一锤定音的大决战,而是反复拉锯的绞肉机。
  在神策军这件事上吃亏的皇帝,很快在另外的地方找回了场子。
  江浙租庸使,江淮盐铁使第五琦被皇帝调回长安,担任户部度支郎。
  度支郎虽然只是从五品,但却是户部要害的职位。
  第五琦是财臣,明经科出身,被朝廷中清流大臣视作异类。
  而第五琦在江淮开征盐税,为朝廷敛财,也一直都被清流大臣诟病,认为他与民争利盘剥百姓。
  第五琦被视为皇帝宠幸的酷吏佞臣,所以迟迟无法返回长安。
  出人意料的,太子李俶一系的官员,举荐第五琦返回长安。
  皇帝顺水推舟,很快就通过了这件事。
  第五琦返回长安担任度支郎,而户部的元载外放扬州,担任江浙租庸使兼江淮盐铁使。
  这一轮的人事变动以皇帝大获全胜而告终,度支郎这个关键的岗位被皇帝完全控制住。
  而皇帝很快又听到了另外一件开心的事情。
  宰相崔圆一行人前往河东,准备接受史思明的投降。
  崔圆车架还没有进入河东,史思明就迫不及待的派来使者,在半路上求见了崔圆,表示了自己请求归附的想法。
  史思明请朝廷赐他太原节度使,封他的儿子史朝义为范阳节度使,又保奏了安禄山麾下将领王玄智为平卢节度使。
  而史思明同时承诺,只要朝廷赐予他们父子旌节,史思明就愿意出兵和朝廷的军队一起围攻困在相州的安庆绪余部。
  皇帝听到了这个消息自然是大喜过望。
  如今天下的局势,除了齐鲁一带的相、魏、齐、青四州依然支持安庆绪的叛乱,还在抵抗朝廷大军之外,其余地区都已经实现了统一。
  史思明退了一步,不再求取三镇的旌节,而是给儿子和部将求范阳和平卢的节度使,朝野上下接受史思明投降的阻力小了很多。
  朝廷大臣们不是不愿意接受史思明投降,只是原本史思明求三镇节度使,朝中反对的原因是害怕他和安禄山一样再次叛乱。
  而将河东旌节一分为三,虽然太原和范阳依然在史思明父子控制下,但是朝廷可操作性的空间就大得多了。
  既然如此,李亨再次下令宰相崔圆,如果史思明真的愿意投降,朝廷可以分别赐予他们三镇旌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