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想到王成伟的籍贯,崔光远又猛然惊醒。
  崔光远只觉得自己仿佛一只飞虫,进了蜘蛛编织的大网。
  这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真的是糟糕透了。
  又过了一天,整个长安市井都在谣传,朱雀桥女尸和靖恭坊的案子,都跟东宫有关,京兆府袒护凶手,关押了一直查案的巡街使单涛,又仗责了为民请命的陇右士子。
  又过了一日,新任洛阳留守张巡发来私函,说这个单涛是睢阳之战和洛阳光复的大功臣,在洛阳上表的请功名单之上。
  单涛淡泊名利,来长安做了一个小吏,张巡言辞恳切,请求崔光远宽大处理。
  虽然张巡这个洛阳留守比崔光远这个京兆尹的品级还低半品。
  可是傻子都知道崔光远是有污点的贰臣,张巡是根正苗红的忠臣。
  这下子崔光远彻底绷不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么一个案子,竟然让他看到了建宁王在关中恐怖的势力。
  一想到偏居陇右的建宁王,在两京这恐怖的布局,崔光远彻底不犹豫了。
  他打开京兆府的大牢,恭敬的将单涛请出来,又任命他全权侦办朱雀桥和靖恭坊两起命案。
  同时又将“冒充”东宫中郎将的吴凑尸体送回了东宫。
  纳了投名状的崔光远只觉得全身虚脱,这一次横跳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稍有不慎就是万丈深渊。
  第四百五十四章 考卷
  看到了吴凑的尸体,东宫果然如同单涛所料想的那样,只是默默的收走了尸体,却没有去找京兆府闹事。
  甚至默认了京兆府杀吴凑的理由——
  那就是冒充东宫中郎将在京兆府行骗,被发现后被京兆尹崔光远下令斩杀。
  就这样,诡异的一幕出现了。
  明明是效力东宫的中郎将吴凑,却被东宫和京兆府一致认为是骗子,稀里糊涂送掉了性命。
  在东宫内,窦参看着吴凑的尸体,倒吸了一口寒气。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按照他对京兆尹崔光远的了解,这可是一个软骨头啊。
  而且朱雀桥的案子,和崔光远并没有干系,他为什么杀吴凑?
  窦参怎么也想不通,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且崔光远的这种行为,就等同于对东宫开战,他一个没有后台的京兆尹,到底是谁给他的胆子?
  等等,难道他已经投靠了张皇后和李辅国?
  窦参心中一惊。
  如今东宫的地位非常的不稳。
  张皇后和大宦官李辅国一直在推南阳王夺嫡,这位南阳王刚刚重建了南阳的铁坊,在朝廷中立了大功。
  要知道南阳从汉代以来,就是中原的冶铁之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